分享到: | 更多 |
少一些口头的美好承诺,多关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如此才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暖意
据《新京报》报道,北京市正式供热已进入第三天,仍有一些市民称,部分小区仍然没有供热。北京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没供热的企业应尽快启动供热,区县政府应积极协调供热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纠纷,保证供热工作平稳进行。
每年供暖季,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供热迟缓算不上什么大新闻——特别是与没有暖气的南方相比,讨论这些问题更显得有点矫情。然而,这则新闻中的细节颇耐人寻味:相关负责人称,供热企业不应以未交费为由不供热,遇到正常供热而不交费的居民,供热企业应通过法律程序来解决,而不是拒绝供热;现在一些供热企业很难,有的拖了四五年供热费,已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
仅从政策上看来,“不交钱也要先保证供暖”对公众是恩惠有加。但在现实中,因为拖欠供暖费的太多、太久,有些企业甚至正常运营都受到影响。这样看来,政府的惠民政策难免会让人感到有借花献佛的嫌疑。口头对公众的承诺很好,到了执行层面就会遇到难以克服的现实问题,而让公众面对永远吃不到的苹果。
除了供暖问题,类似这样的事件还很多。比如就医,新闻媒体上多有报道,病人在医院因为交不起医疗费而被强行停止治疗,或者根本就不让进门。这样的新闻一被曝光,相关部门就站出来表态,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先治疗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没有钱就放弃治疗。领导金口一开,救死扶伤的医生们,一个个倒成了没钱不开药的势利眼。但现实又是如何呢?最后还是因为没有人买单,医院天天忙着要账,医生一遇到这样的情况都背负巨大的道德压力,恨不得绕着走。
每当讲到惠民生、为民办实事,各级领导干部口头上也都说得很好,但要真正让公众得到实惠,更多的还是要在政策层面上有考虑。不然,这样的“惠”就成了口惠而实不至的客套——领导上嘴皮一碰下嘴皮,群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信任就从此失去了,民心也就从此受到影响。
供暖对于整个城市的管理来说,相对于产业规划、市场改革等问题,可能算是末端和细节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却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大事。解决这样的问题,不是靠领导事到跟前的“口头送暖”,而是在平时就应该有规划和谋划的。比如,解决因个别人不交费而造成所有人用不上暖气的问题,就可以考虑在非供暖季实现分户采暖改造等。
公众对于政府的政策的感受,就像冬天体会暖气一样,屋子里暖和才是最重要的。上级的政策和承诺再好,在现实层面没有可行性,或者遇到操作层面的障碍,不仅不能让人得到欣慰,反而引起反感和批评。供暖虽然是个管理的细节,但对于政府执行政策来说,却能引出很深刻的启示,那就是:少一些口头的美好承诺,多关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如此才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暖意。(周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