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央巡视组最近公布的第二轮巡视最新反馈意见提供的情况表明,利用节庆及婚丧嫁娶等收受礼金的“人情贪腐”,已经成为领导干部收受贿赂的一个重要通道。自中央“八项规定”发布后,至今年9月底,全国已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6万多个,其中“大操大办婚丧喜庆”“收礼送礼”排名第四,有5000多干部因此受到处理。
中国自古以来是个礼仪之邦,在节庆和红白喜事之时,亲朋好友之间通过送礼来表达感情本是人之常情,领导干部也是人,其家庭也会出现这种普通人之间的生活琐事。但领导干部手中握有权力,这是他们与普通民众不一样的地方,礼金、礼品的来源也比普通百姓多得多。更重要的是,当各种名目的人向领导干部送礼的时候,向权力行贿的成分已经远远高过了正常的人情往来,如果领导干部对此没有足够的警惕,就很容易将这种机会变为收受贿赂的通道。而钟情于“人情贪腐”的领导干部,最终成为腐败分子的路也不会很远。
对于这种利用家庭红白喜事收受过高礼金以至形成“人情贪腐”的问题,有关部门制订了很多制度约束。比如,辽宁省要求,党员干部在办理婚嫁事宜10个工作日前,要将有关情况报本单位主管领导审批,办完丧葬事宜10个工作日内,要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报告有关事宜;河北省石家庄市严禁党员干部办理婚丧事宜邀请同事、部属等利益相关人员参加,婚事限定一事一天一地办理,婚礼宴席不超过20桌;辽宁鞍山市则要求,党员干部不允许操办直系亲属婚丧以外任何事宜。这些规定对于约束领导干部行为,减少“人情贪腐”能够起到一些作用,但是这只是一种治标行为,一些借着送礼而向领导干部行贿的人,总有机会敲开领导干部家的大门的。
“人情贪腐”之所以会成为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关键在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吃香。送礼人今天向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送了礼,明天就能够在职务升迁、市场资源分配等多方面从领导干部那里得到权力回报,而且这种回报必然会与礼品、礼金的价值挂钩,从而达成一桩与权力之间的金钱交易,而那些没有送礼的人则很容易被排除在权力关照的视野之外。因此,要彻底终结因送礼而形成的“人情贪腐”,对领导干部制订规约性措施固然有必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的简政放权来减少领导干部权力的“含金量”。
党中央在大力推进反腐的同时,对权力的约束也在推进之中,除了常年不懈地坚持“八项规定”以外,还开始系统地推行简政放权的改革,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让市场力量主导资源分配,领导干部手中权力的“含金量”正在降低,“人情贪腐”泛滥的“温床效应”也正在褪色。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彻底终结“人情贪腐”,还有赖于对权力作出进一步的制约。当权力真正被关进制度笼子的时候,送礼人不可能因送了礼而得到更多的权力眷顾,这种借着送礼而行贿的招数也就会逐渐失去市场。(周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