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湖北日报:不能用旧思维理解降息
//www.workercn.cn2014-11-24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继2012年7月后,两年多来央行首次降息。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这一消息成为中国经济的焦点话题。

  中央出台怎样的货币政策,各大银行的利率水平如何,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自然是银行存款的利息有没有损失,房贷每月少还多少钱这样具体的生活问题。但放置于宏观层面,货币政策怎么调,调的方向如何,力度多大,节奏怎样,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信号。

  央行已经有两年多没有降息。在这两年多内,中国经济无论是现实的状态,还是中央对其的认识,都已经有很明显的不同。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之下,此次降息政策重启,就更引人注目,解读纷纭,心态不一。

  对于此次降息要解决的问题,央行的回答十分明确: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这一突出问题,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也就是说,这是把货币调控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的灵活性举措,而非强刺激的到来,不是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这实际上指出了降息的关键之处——我们当读懂“寓改革于调控”的本意,对新常态前提下的降息动作抱持理性、客观和清醒的认识。

  清醒认知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回顾以往降息和降准的重启,几乎每一次都会随后迎来大规模的投资刺激。但此次降息与以往的最大不同,是改革的意图更加明显。从非对称降息到扩大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再到简并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期限档次,政策重心的变化说明,降息不是强刺激的信号,更不会成为稳增长的依赖。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唯一的刺激,就是强力推进改革”。

  经济不是旧经济,调控自然也不是旧调控,理解调控的思维就更不能是旧思维。以往的定向降准也好,现在的非对称降息也好,都不能按照惯性思维和旧有路径来理解、来判断。在经济运行有下行压力、调结构处于爬坡期的情况下,降息对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毫无疑问是重要利好,但是就此以为政策风向已变,以为创新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有所松懈、甚至放弃,就是误读,坐等中央货币政策“大放水”、再享一回过去政策红利的指望也必然会落空。

  这种留恋老路、不思变革错误心态不是没有。新常态下有“水土不服”、有路径依赖,就是指不少人习惯了顺风顺水的发展,受不住逆风飞扬的阻力。增速一换挡,经济一下行,就更是泄了气、慌了神,改革信心减退,改革意志消磨,改革定力摇摆,心心念念巴望大规模刺激从天而降,由此坐上政策拉动的大船,躲避深化改革的风险,免受结构调整的痛苦。

  旧方式已经付出很大代价,重回老路既不应该、也不可能。旧常态不能维持,新常态正在呈现、需要适应,不仅是中央的宣示,更是不争的事实。此次APEC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描述了新常态的“特征”:一是“中高速”、二是优结构、三是新动力。这说明,新常态是发展阶段的必然,是对发展规律的顺应,也是所有政策出台的目标和方向。确立了这样的前提,我们就能够清晰看到,降息是加速推进金融、财税、行政职能等系统性改革的机遇,而不是仅仅缓压力于一时、保增长于眼前的救命稻草。( 李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