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深圳特区报:粮食的道义
刘洪波 //www.workercn.cn2014-11-27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这则新闻令人有些震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前10个月的粮食进口量几乎相当于2013年全年进口量,2014年的粮食进口量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而与此同时,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大约相当于粮食进口量的一半。国家粮食局上个月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在3500万吨以上。粮食局官员表示:“这些损失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这是可耻的。”

  算账让人吃惊,但日常情境并不让人太留意。吃饭在今天不是问题,不担心有饭吃,吃饱饭反倒成了负担,长胖成了忧虑。跟三十年前比大不一样了。说这是千年之变,也不为过。另一方面,恩格尔系数是在不断降低的,吃了上顿愁下顿似乎永不再有了,人们心理安定。因此,日常的粮食浪费已不再像一种道德负疚,甚至还有一点为了健康的理由。毕竟,做多了一点或者点多了一点,硬要吃下也罢,留到下顿吃也罢,都有些不合养生之道。

  粮食问题的心理现象和社会日常,就是如此。它不是任何个人的焦虑,但却可能是国家的隐忧。越来越多的进口,就是安全大患。有人会说,这没什么,只要贸易正常,什么买不到呢?是的,一般是这样。但如果贸易不正常呢?就算正常,“中国造成了世界粮荒”的国际舆论有没有可能形成?中国又是否会因此难做“负责任大国”,承担国际道义的压力?

  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家,一面是大量粮食进口,一面是大量粮食浪费,这不止是不正常的,而且是可耻的。因为就算你浪费得起,但钱是你的,资源是世界的、人类的。

  个人的浪费普遍, 这必须改变。 但更大的浪费, 似乎还在于其它过程中。装卸运输中的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粮食储存不当造成的变质,是批量浪费。这里面肯定有发展水平原因,发展不够是可以随处体现的,但也应该有粮食显得不再宝贵的因素。久矣,我不再听到“颗粒归仓”。

  粮食不止是商品。它也是最基本的活命之物。但愿进口创新高、浪费占一半的粮食新闻,可以一定程度上惊醒吃饱后的麻木与盲目。无论从个人的道德、生态的伦理、社会的道义而言,节约粮食都仍是且永会是一种善行。(刘洪波)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