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月4日上午,山西省朔州市发改委大楼顶楼出现12名人员,欲集体跳楼。据当地宣传部介绍,这12人有资金投入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2014年11月该公司老板马爱斌“跑路”后,他们感觉蒙受了巨额损失,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公安、消防等及时赶到现场,采取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并进行沟通。(1月4日 新华网)
民间放高利贷,老板“跑路”,这样的新闻并不算少。老百姓基本上都是讲道理的,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自己“悔青了肠子”,即使要跳楼,也是在自家跳,在河边跳,或者到老板的家里、公司里跳。有事找政府,放高利贷血本无归,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本也是正常的事情,目的只是“死马当活马医”。但跑到发改委的楼上欲集体跳楼相逼,真相恐怕就不是“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那么简单了。
事情的演化总是有征兆的,2014年11月,网上各大论坛几乎都在热议一篇题为《山西朔州:发改委官员非法集资近2亿 公安不予立案》的帖子,说的正是山西和利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借高利贷后“跑路”的事情。帖子中公布了老板马爱斌的真实身份是朔州市发改委散装水泥办主任,公布了马爱斌与山西省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李栋梁的亲戚关系,公布了和利宣传“高收益”理财产品“政府批准”的背书。结果呢?马爱斌“跑路”后,朔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不给立案,群众到市政府反映情况,又被拒之门外。
帖子的内容是否属实,需要调查厘清。但联系起来看,群众跑到发改委的楼上欲集体跳楼相逼,显然不是偶发事件,而是偶然之中的必然。帖子发出一个多月了,无论是实情,还是谣言,网友自我热议一番之后,居然没有溅起任何水花,相关部门既没有辟谣,也没有调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与其说12名群众以跳楼相逼是“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不如说是以跳楼相逼的“行为艺术”来求真相,来倒逼反腐。
另一个侧面,我们也可窥见其中的暗潮汹汹。公司老板11月初“跑路”,可作为山西省委机关报的《山西日报》,还于2014年10月22日刊登了一篇题为《创业·创投·创新 成就“和利”梦想——访山西和利集团总裁彭子蛟》的报道,专访在极尽吹捧之能事后,“结束语”说“和利创投经营态势良好,利润不断提升,企业经营已由开始的生存主导逐渐向发展主导转移”,成就了“和利”梦想,也由此被赋予了新的称谓——和利事业。
省委机关报对一家注册资本只有5000万元、历史只有三年的民营企业大篇幅专访,或许只是一个偶然。但是,专访偏偏选择在高利贷雪球无法继续滚下去、老板要跑路之前,就不得不让人怀疑其中的猫腻了。专访以新闻的形式报道出来,可是专访中居然对高利贷的事情只字不提,更没有对总裁彭子蛟的信口开河进行核实,现在的事实说明,即使不是“有偿新闻”,也毫无疑问是假新闻,依照规定,相关人员也是应该要被严处的。
冤有头,债有主,即使是“想通过政府为其追回损失”,善良的群众欲以集体跳楼的形式来相逼政府,你信吗?反正我不信。群众会冤枉政府吗?不排除可能,但很少,即使发生,也往往是因为政府疏于与群众沟通造成的误会,政府理应自我检讨。12名群众爬到发改委大楼顶楼欲跳楼,事情的真相,理应被揭开还原。正因为真相扑朔迷离,当地政府与他们的沟通,也应该放到阳光底下来晒一晒,切莫成为遮蔽真相的私下交易。
彭兴庭:警惕“全民放贷”背后的资本赌博 2011-08-02 |
舒圣祥:“温州的冬天”凸显民企之困 2011-09-29 |
井水明:谨防温州企业倒闭潮产生“骨牌效应” 2011-09-29 |
许 凯:老板跑路跳楼非中国制造之福 2011-09-29 |
瞿方业:解决债务危机要抓住本质 2011-10-14 |
张海英:一个人的讨薪也应快速结案 2011-12-07 |
井水明: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体经济”发展 2011-12-16 |
周人杰:谁来拆除民间资本“玻璃门” 2012-02-16 |
刘雪松:开黑车的动物园副园长,让北京运管... 2014-08-22 |
刘雪松:“集体跳楼”闹剧中没人“活该倒霉” 2015-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