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4年是中国乳业市场政策落地最多的一年,然而,却有国内乳业迎来“寒冬”之说。国内奶价从2013年的6元/公斤“跳水”到3.9元/公斤,全国各地频现倒奶、杀牛事件。部分乳企亏损额加大,奶农关门倒闭数量增多,从“奶荒”到“过剩”,仅一年之隔,中国乳业市场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股神巴菲特曾语“只有等到潮水退去,才能知道谁在裸泳”,对奶业发展而言,亦是如此。鉴于进口奶粉的突增,而奶农经营规模由于2013年的“奶荒”陷入盲目投资,未及时调整。市场风险瞬间把每一个投入其中的奶农裹挟甚深。
该怎样对“奶价狂跌致倒奶”反省,是面对此一市场现象所务必思考的产业转型命题。某种程度上,“奶价狂跌致倒奶”亦是脆弱农业经济遭遇市场风险的直接表现。需引起市场主体足够重视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仅仅发生在奶业。“谷贱伤农”“瓜贱伤农”的市场悲剧亦时有发生,同样对于小农经济主体堪称资本灾难。以市场自我净化角度而言,此类现象诚然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调节资源的行为,但对市场主体而言,却不意味着一种束手待毙的必然。随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散沙式的小农养殖,应该形成一种抱团意识,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互联网资讯时代,这样的沟通与联合,更可以说已经扫除了信息壁垒。
以“奶价狂跌致倒奶”观察奶业,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亟待提升的市场主体。未来的奶业发展,势必要经历的是一场产业升级,奶农在这中间可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亦大有可为空间。或者,可以考虑公司自建牧场,奶农成为专业化的流水线工人,享受公司兜底保证,以企业资本抗衡市场风险。或者,可以推进一定的行业协会建设,努力研究本土奶业走出去的道路。以河北奶农为例,如果有更多专业性平台为其服务,为河北奶业的产能过剩,在国内其他地方,甚至国外寻找出口,是否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奶价狂跌致倒奶”的行业悲剧?
如何为“奶价狂跌致倒奶”总结陈词,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却是当下有关各方务必思考的话题。怎样做大做强奶业,怎样避免盲目无序的竞争,怎样利用市场规律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怎样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平台影响等等,均是此一事件所折射出的不同侧面。对奶农以及奶企而言,此一事件是市场范围内的一次风险,但却也意味着吸取教训的一次转机。不论是散沙式的小农养殖者抑或大中型奶企,应该从此事中嗅到产业转型的味道,沿着此次危机所揭示的方向,完成一场市场观念突围,以积极姿态拥抱来自市场的挑战。
北京日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 2010-03-29 |
广州日报:有了高铁未来春运不再难 2010-03-08 |
广州日报:有了高铁未来春运不再难 2010-03-08 |
范子军:打工妹改行的启示 2010-07-22 |
北京日报:红火景象下的楼市之忧 2010-03-29 |
郑 云:中国乳业是个道德题 2010-12-17 |
王 珏:《失恋33天》为何有人气 2011-11-17 |
吴为忠:真人秀也走重口味路线? 2014-05-14 |
李泓冰:一项可复制可推广的自我革命 2014-08-05 |
春晚要“节俭”更要品质突围 2014-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