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东是好人还是坏人?这是一道语文考题,要初三年级的学生回答;出题者是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语文教研组。一名学生认为王东是“中性人”,不好也不坏;但是被判为错误答案。标准答案,王东是坏人。孩子想不通,家长也想不通,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议(相关报道见1月5日《钱江晚报》“浙中城事”版)。
阅读了考题和相关报道,必须说,王东是好人。当然不是大好人,是个小好人。但绝不是坏人;
同时,必须说,这道考题,是坏考题。
估计出题者没有这个意识:事关道德的考题,自身先要在道德上站住脚;在让学生回答考题前,出题者自己应该对考题作一番道德考量。显然,这项工作在出题过程中缺席了。
衡量好人坏人的标准是什么?看他有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王东用5000元钱,换走了学校的20台旧电扇。学校吃亏没有?没有。5000元钱,买20台电扇,每台250元,是中档电扇,无论是台扇还是吊扇。低档的,100多元就够了。要晓得,王东和学校是在做交易,没有以次充好,用假币当真币,没有强买强卖,没有违反商业道德,就不能说王东坏。交易之外,王东还向学校捐赠了一部分课桌椅,估计也不会很多,所以是小好人,算不上大好人。但绝不是坏人。
考题的标准答案将王东设定为坏人,理由是他有私心,这笔交易有赢利目的——因为他认为这20台电扇有收藏价值。天啊,这是什么道理?要求做交易的没有赢利之心,这不等于取消一切交易活动吗?有赢利目的就是坏人,那全国股民都是坏人了?或者说,跟学校有经济来往,只能是捐赠,不能跟学校做生意?这道考题,把道德标准绝对化,不分场合,不分事情的性质,要求绝对一律的、绝对纯洁的道德,不利于学生建立符合客观事实的、区分事物性质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掌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最低限度的科学方法。
如果学生完全接受了这种绝对一律的、绝对纯洁的道德标准,出了校门,他将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面前彻底晕菜。如果他用如此严苛的标准去对待他所遇到的所有人,去处理他所遇到的生活问题,那么,他的个人生活将一团糟。还有这种可能:当这种绝对化的道德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碰壁后,有人会“醒悟”过来:所谓道德是假的,骗人的,然后彻底抛弃道德,走向道德的反面。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人学会生活,帮助人获得认识人、认识生活,并能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其中,道德观念、道德素养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这种极端化的道德教育,只能给教育对象将来的生活设置精神障碍。
报道说,相关老师说:“这道题的正确答案他不是正面人物,这是从考试角度来说的。”那么出这样的考试题又是从什么角度来考虑的呢?难道既不考虑客观现实,也不考虑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如果把“考试角度”当作最高价值尺度,那么这个尺度本身就是不道德的。还有一个权威说法是:“通过阅读文本可以得到一定指向性的。”问题是这个“指向”恰当吗?取消学生的独立思考,强行灌输脱离现实的道德标准,这道考题太缺乏道德自审了。
红网:一个大学老师眼里的高考“常识” 2009-06-09 |
红网:一个大学老师眼里的高考“常识” 2009-06-09 |
记者“很傻”还是官员装傻? 2010-06-28 |
苏文洋:也谈《“国考”如何“考德”》 2011-11-30 |
人 义:“青瓜事件”成考题,你的答案是什... 2012-06-26 |
莫梓芫:守住教育创新的边界 2013-03-01 |
詹 勇:一开始就扣好人生的扣子 2014-05-05 |
钱桂林:为“农民工”入高考作文题点赞 2014-06-17 |
高 路:“约炮”考题,会不会变成扯谎大赛 2015-01-07 |
然 玉:既是性教育,便没有那么多话语禁忌 2015-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