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经济日报:通货紧缩出现的可能不大
马志刚
//www.workercn.cn2015-01-22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判断未来通缩会不会出现,不仅要看物价现状,还要分析背后的成因,更要重视影响未来物价变化的潜在因素。由于当前货币存量较大、服务价格坚挺、价格改革继续推进等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今年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不大。

  最近一些机构警告说,中国将陷入最为严峻的通货紧缩危机。再加上CPI、PPI双双低位运行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暴跌,令不少市场投资者对未来不乐观。

  担忧会成真吗?答案是否定的。判断未来通缩会不会出现,不仅要看物价现状,还要分析背后的成因,更要重视影响未来物价变化的潜在因素。

  通货紧缩是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的一种货币现象,它会严重打击生产者的积极性,进而导致社会财富快速缩水、经济持续低迷,有时比通货膨胀更可怕。在实际经济分析中,一般认为CPI同比涨幅低于1%,且持续6个月以上,即可视为进入通货紧缩。去年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的确呈现放缓势头,1月份为2.5%,2月份为2.0%,4月份更是进入“1”时代,12月份仅为1.5%,但从数值上看仍都处在1%的“红线”之上,全年上涨2.0%,波动属正常范围,我国尚不具备通缩特征。

  从原因分析,去年以来物价水平走低,既与世界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等客观因素有关,也受气温、供应量等非正常因素影响。去年全年,猪肉价格下降4.3%,供应量大增是重要原因。据统计,去年12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日均上市量比2013年同期增加20%,比2012年增加34%,比2011年增加40%,是近5年来同期的最大上市量,甚至超过毛猪供应相对过剩的2010年同期。

  从未来影响物价变化的因素观察,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通货紧缩出现的可能也不大。首先,货币存量仍比较大。目前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大致有120万亿元,约为GDP的两倍。而且,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多次“降息”和“降准”的概率在增加。其次,对CPI影响较大的猪肉价格温和回升可能性较大。猪肉价格占CPI的比重大约是3%,去年白条猪每斤价格一度下探到6元左右,近两个月一直维持在8元上下,早就触及了“成本线”,养猪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今年如果能繁母猪数量明显减少,肉价势必会出现回升。第三,服务价格持续坚挺。去年11月份,衣着加工服务费价格上涨5.9%,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3%,教育服务价格上涨2.9%,均远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受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刚性上涨的影响,此上涨趋势很难逆转。第四,价格改革加快推进。现在,电力、煤气、水等事关民生的资源产品,都在搞阶梯价格改革,有的已推开,有的正在试点,这些改革都会一定程度上推动物价向上走。

  与此同时,输入性通胀压力仍在。美国虽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但欧盟实施量化宽松意图明显。量化宽松及其配套措施,将提振欧元区消费,创造更多进口需求,而我国每年有1/3的出口产品流入欧盟市场,这在客观上有利于稳定我国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已取得新进展,向中高端迈进的势头强劲,国民经济持续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改变,会从根本上决定物价保持在适当水平。

  综合各方面情况可以基本判断的是,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一些异常因素的消除,再加之措施得力,今年物价水平保持总体稳定没有大问题。当然,通货紧缩不得不防。到去年底,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负增长已经连续34个月,长期下去会给经济运行带来内生收敛效应;石油等关联性强的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也增加了未来市场需求的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版的《全球经济展望》中,就将通货紧缩视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大威胁之一。同时还要看到,物价水平走低,为价格改革打开了有利的“窗口”,有关部门要抓住机会,把资源价格改革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