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一句“大家都很任性”的翻译广为传播,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
近年全国“两会”,翻译往往成为话题。“两会”上,经常有一些新颖、好玩或者蕴意深厚的词汇出现,这些词汇在翻译的过程中,政治含义逐步地加深、放大。人们对翻译产生兴趣,正是因为从中可以看见中国政治语言表达的微妙变化。
一个变化是,全国“两会”,尤其是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发言人对敏感问题的作答越来越出彩。照本宣科的语言公式少了,敢于直面问题,堂堂正正作答,语言上,轻松、活泼,很多新词频频涌现。新词,或是口语化的创造,或是网络语的引用,体现了个人风格,也显现一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果敢之气。没有不能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语言就有更多的表达可能性,政治智慧就能挥洒。
政治语言是世界上最难把握的东西,学问都在一字增删之间。惟其如此,一个国家的政治语言出现增量,说明政治的变动调整巨大。这种变动调整,一定是循着国家社会日渐开放的方向。僵化封闭的时代,甚至举国人的谈吐都只有一个句式。今天,国家政治舞台上,有一种不怕话多的气氛,讲话者放得开,语言调动从容而灵活,也可以看到他们内心里有想法、有见地。
这种变化,来自于国家底气。准备好,就能充分应答,不藏着掖着,也不被牵着鼻子走。中国人热衷于国家领导人谈笑风生的历史场景,不外乎渴望国家实力强大,在世界舞台上能够挺直腰杆。我们所处的世界格局之中,已经渗透着不可忽视的中国影响力,中国在向世界输出发展的力量,很多国家议题,我们说话算数。今天的“两会”舞台上,面向西方媒体,那种模棱两可的语言少了,很多事情就是开诚布公。
有了十足底气,不再有无力招架的问题,不再有悬而未解的疑问,政治语言推陈出新,是因为各种问题有了解决方案,现在可以和盘托出,敢于正面作答,能够见招拆招。我们告别了力求稳妥、刻意周全的陈旧治理方式,迎来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全面构建阶段,政府面对人民群众关心的各方面利益问题,有办法直接作答,能够从制度层面上予以回应。没有太多好回避的,就不必有太多的语言游戏,这或许才是新闻发言人能够博出彩的时代。
当一个国家的道路方向更加清晰明确,政治的齿轮就开始迅速转动。国家战略布局各个层面展开,改革深化推进,一个个啃下硬骨头,新的政治气象濡染着社会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国家官员都开始要放手拼搏,他们需要更多的实干成绩来“安身立命”。政治舞台之上,背书,答非所问,说些似是而非的空话,注定要脊梁冒汗,在一般人眼里,将被认为不适于留在这个岗位。
或许“两会”舞台将源源不断贡献更多的新词、新话,那是因为有太多的政治讯息需要表达。一种陈旧和公式化的语言机制,已经跟不上这个巨大变动调整着的时代。
两会时评:低碳生活值得倡导 2010-03-05 |
燕赵晚报:低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高调共... 2010-03-03 |
燕赵晚报:低碳,需要我们每个人的“高调共... 2010-03-03 |
燕赵晚报:“两会”精彩不能过分依赖“炮手” 2010-03-02 |
燕赵晚报:“两会”精彩不能过分依赖“炮手” 2010-03-02 |
人民日报:把握中国走向的“关键词” 2012-11-08 |
李天扬:地方两会新风要往深处吹 2013-01-17 |
京华时报:倪萍率性直言 我们应细思量 2010-03-07 |
王 地:明年两会,希望继续念好“真”字诀 2014-03-13 |
光明日报:让每个看点都有坚实落点 2015-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