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两会议政热点不断,有的批评地方限牌,有的吐槽立法滞后,有的炮轰特权腐败。此起彼伏的争论交锋中,备受关注的时常是那些敢说话、愿意说话的人。有必要超越浅层的热闹与嘈杂,不只是追热点和比谁更有胆量说狠话,而要去打捞和倾听那些在两会舆论场中沉没的声音。
相比过去,来自基层的代表受到了很多的关注,他们的“基层”身份在媒体那里也有了“新闻点”。领导人到各个代表团参加审议时,也都强调把更多的发言和互动机会留给基层代表。“少报道领导,多报道基层代表委员”,体现着政治的进步。
但基层代表的声音在舆论场中还是有些弱小,“追星追官追热点新闻人物”的报道惯性,使基层代表的声音很容易被淹没。虽然基层代表获得了表达机会,但在一些媒体报道中,我们看到的还只是基层代表的“传统剪影”——或者是“激动得说不出来”,或者是“她那淳朴的乡音,逗乐了很多代表”。标签化的刻板描述外,很少能看到基层代表到底说了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什么困惑。基层代表的讨论发言,有时到媒体那里,就剩下一句话:“听了领导的讲话,憨厚的她露出会心的笑容。”
一些基层代表说得可能不如那些明星、高官和专家代表好,话语粗糙,缺乏新闻点,没有“料”,但反映的是实在的问题,代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两会不是比谁“说得更好”的秀场,而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博弈平台。基层代表在日常语境中往往缺乏表达机会,在两会这个议政平台上,应该多给他们话筒和镜头,让他们的声音和利益不再缺席。
基层代表是没有机会说,而有些代表是不敢说,比如在涨工资的问题上,有着公务员身份的代表可能就怕舆论和公众拍砖。尽管很多人反对公务员涨工资,但基层公务员的待遇确实有待改善,他们肯定希望代表们能说出自己的心声,寄望通过沟通赢得舆论的理解。
不仅是公务员涨薪的话题,一些在平时争得不可开交的问题,到两会上反而冷下来,争议背后的民意,也就成了沉默的声音。
另一种被淹没的就是“不同声音”,不愿表达反对声。比如,几年前媒体曾采访过一个校长,他高调反对取消高校行政级别,认为,“中国目前是以行政级别来衡量社会地位,住房、医疗、政府谈话、民间交流,全跟行政级别连在一起,没这个什么都干不了。”在资源仍以行政级别来分配的体制中,如果只是大学去行政化了,等于把高校逼入绝境。相信很多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却保持了沉默。不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很多时候,讨论就成了自说自话,没有形成有益的辩论,自然也就不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中国网:“两会”闭幕,全民参政热情必须延续 2009-03-13 |
新华网:两会上只有代表委员没有“明星” 2010-03-03 |
中国青年报:基层代表委员要敢抢话语权 2009-03-11 |
乐见“建言明星” 2012-03-17 |
曹 林:碎片化议政如何被吸纳 2013-03-13 |
中国青年报:基层代表委员要敢抢话语权 2009-03-11 |
中国网:“两会”闭幕,全民参政热情必须延续 2009-03-13 |
中国青年报:两会闭幕 解决问题还要等多久 2010-03-14 |
中国网:如何保证议政质量不被稀释 2010-03-04 |
长江日报:“两会”就是舆论发源地 2015-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