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当下中国每一场具有影响力的公共讨论中,微信朋友圈都已俨然成为公众舆论的“第二战场”。形形色色的立场、观点、欲求在这里交锋会战,尽管撕裂性的争吵、站队和人身攻击如影随形,但它总是能为我们提供不一样的视角,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至于滑向极端。
对于公众而言,有这样的公共讨论平台是一件好事,如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所说:“当不同的人们从其不同的角度,关怀同一个问题的时候,理性就出现了。”
然而,每当某篇精彩的文章在朋友圈里引发刷屏的时候,我却感到一种本能的警惕,哪怕那篇文章理性、中立、客观甚至看似无可挑剔。随着朋友圈舆论场的活跃,各种真知灼见和奇谈怪论也变得唾手可得。在一场场公共讨论中,我们很容易找到与自己的立场和品味相契的文章,那些现成的见解使我们的意见表达变得轻巧,不就是动两下手指的事儿吗?
也正是因为轻巧简便,那些曾经照亮我们思想的光芒或许只过两天,甚至是两小时、两分钟,就会黯淡。我们随手转发,也随时遗忘。我们上一秒还在义愤填膺地痛斥贪污腐败环境污染,下一秒就是逛街购物岁月静好。公共议题和争论变得越来越短命。我们曾相信“围观就是力量”,却在各种公共议题之间走马观花,鲜有驻足。问题被放在了台面上,却因为缺乏持续的关注而无法深入解决。
更为深刻的影响或许是,在某种意义上,朋友圈里的思想活跃正在麻痹我们的独立判断,惰化我们的评论表达。它可能只是一种表象,是我们借以舒缓在公共空间中“不在场”焦虑的简便方法。在愈来愈多的公共讨论中,我们太过于满足随手转发,藉此完成一次次立场的宣示或品味的呈现。在这一次次“只转不发”之间,我们正将独立判断和表达的权力让渡给意见领袖,成为思想的寄生虫。在这种境况下,对理性、客观意见的点赞和吹捧是否可能转化为另一种盲从?
或许,我们可以选择在朋友圈里进行独立的评论表达,哪怕是只言片语。最开始我们的表达或许拙劣、平庸,但这不是我们放弃评论表达的理由。无论其形式是口头的还是文字的,评论表达本身就是自我反思。我们不再仅凭读文章时候的片段印象和一时冲动去选择相信或不相信,而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思想中的逻辑漏洞和情绪泛滥。
这时候,我们的立场宣示和品位呈现不再轻而易举,我们也不再不加节制地躲在别人的言论背后自我呈现,我们从毫无压力的转发背后走向了言论的前台,接受朋友圈里其他人的检视与商讨,以更加负责的姿态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
评论表达会创造一种交流和完善的可能。在自我的反思与锤炼之后,独立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将真正被体现出来。看到我们转发的朋友,将了解我们是为何而转,他们会有更大的热情和可能加入讨论。思考与辩论的过程本身将成为最佳的思维训练。
夏昌奇:官员的非正常卸任 2010-09-30 |
微言快语 2012-02-03 |
成 彪:两起“涉日”事件中的爱憎 2012-02-23 |
王石川:孙犁的感慨今天过时了吗? 2012-04-24 |
靳子玄:化解医患冲突需要文化上的理解 2012-05-24 |
曹 林:奥运如何能凝聚人心而不撕裂情感 2012-08-09 |
中国青年报:印度也有人“不高兴” 2009-05-15 |
中国青年报:印度也有人“不高兴” 2009-05-15 |
曹 林:当新闻学院院长是需要资格的 2014-07-15 |
化 成:技术和内容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两翼 2014-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