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月1日,重庆市卫计委公布,全面恢复《重庆市医疗服务项目价格(2004年版)》,消息传到住在第三人民医院的一位尿毒症女患者耳里,她说了这么一句话——终于可以活下去了。至此,从3月25日正式开始实施的重庆医改,成为史上最短命医改。(4月7日新京报)
巧的是,也正是这一天,中央深改组正在召开会议,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将公平可及、群众受益作为改革出发点和立足点。
如果将重庆当地尿毒症患者为主体的反对声音比作“医闹”,那么,导致这场“医改”失败的根源,则是脱离患者承受能力、悖离中央对于医改出发点和立足点。重庆相关部门后来不得不承认“考虑不周”,并向社会公开道歉,但这场闹剧带给职能部门公信力的损耗,却远不只是缘于业务层面的考量失策,更是对医改方向的严重误读,也是权力任性、行政决策缺乏程序正义的一次深刻教训。
来自重庆相关部门的分析认为,医保配套改革没跟上是失败原因。其实这个理由,对于闹剧谢幕时走下台阶的人们来说是个体面的说辞,但对于公众来说,也就只能打个呵呵了。主推此次医改的重庆市卫计委、物价局,对于医改给医疗机构的收支账、给患者带来多少经济账,心底里应该一清二楚。但在这个声称“有升有降、增减平衡”的医改方案中,真正降价的是相对闲置的中大型设备使用费,涨的却是诊查、护理和治疗这些所有患者没法逃得掉的部分,等同于面对所有患者的一次坐地起价,直接将公立医疗机构的就医门槛抬高了,人们没有在这样的医改中感受到公益性的向前一步,更没在医改中体会到受益,反而将医疗保障本身还不完善状态下的更多病人挡在了求医求生的门外。
新京报的报道,讲述了重庆医改推出的第一天,发生在医院里的一个细节。3月25日凌晨3点,张三行突发急性肠胃炎,一家三甲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告诉他,“恭喜你,你是医改实行后我们第一个病号。”张三行在医院验血、输液。原本24日只需500多元,25日凌晨,他花了800多元。
然而对于每个需要透析的尿毒症患者来说,医改后,每个病人每月仅透析费一项就增加了1000多元。这么简单的收支对比账,主推医改的职能部门如果今天说当初没算过、或者算错了,是一种严重误判。错就错在对当初反对的声音听不进去,在程序上有硬伤。
尽管很多大医院也有抵触的声音,尽管预料到公众会有反弹,但对于涉及这么大面积的医疗价格调整、对于公众如此敏感的决策,重庆相关部门依然表现出权力不可抗拒的任性,不仅事先没有公开医改方案的细节,事中也没有走听证的合法程序,直到患者就医,才知道掏原来的钱已经看不成病、看不起病了。这种霸王硬上弓的决策程序,既违民意,又违程序,注定引发社会矛盾,透支政府职能部门的公信。
回过头来看,重庆医改叫停,究竟是“医闹”的胜利,还是权力的呵止,其实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场短命的医改,看起来“符合新方向”,但实质上是与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医疗改革“公平可及、群众受益”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背道而驰的。
长江日报:政府应对拟查处的收费私厕道谢 2008-11-13 |
长江日报:政府应对拟查处的收费私厕道谢 2008-11-13 |
南方日报:隐藏高考造假名单只是掩耳盗铃 2009-07-08 |
高价检测 2008-12-16 |
哥不是装嫩,哥游过去是为了加分 2010-08-17 |
南方日报:隐藏高考造假名单只是掩耳盗铃 2009-07-08 |
京华时报:丰都县个别部门的阴冷逻辑 2009-11-04 |
京华时报:丰都县个别部门的阴冷逻辑 2009-11-04 |
易国祥:尊重民意不是形象工程 2013-08-19 |
张明英:村路修在矸石山 隐患重重监管难 2008-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