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老一代的人,应该都记得河南林州红旗渠曾经书写的“世界奇迹”——上世纪60年代,林州(时称“林县”)人苦干十年,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硬是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斩断1250个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近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河南调研时特地造访红旗渠,并强调要发扬“红旗渠精神”,则让人关注起另一个细节:这项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的重大工程,不曾发现一起贪污和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甚至没有一起请客送礼、挥霍浪费,连账单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
习惯将重大工程视作干部落马“滑铁卢”之后,回看红旗渠工程中的廉政故事,像是在看一个奇迹。但历史却显得真真切切。没有红旗渠工程里的“廉政奇迹”,不会有整个工程的“世界奇迹”;当下重提“红旗渠精神”,则是要看到“奇迹”背后的“纹理”。
严密的制度,是反腐的“利器”。这方面,红旗渠早有生动实践。因为立下了收支留据、笔笔可查的规矩,红旗渠进出的每一分钱都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当时,所有物资都实施精确的分类管理;物资的调拨、发放都有严格程序; 每一笔账目都精细到小数点后的两位……在那个“现代管理”意识和技术还远欠发达的年代,红旗渠的这套监管体系却已颇为缜密,多少让今人肃然起敬。
但仅有缜密的制度,并不直接带来腐败的杜绝。红旗渠纪念馆里的一个细节令许多参观者动容:为了兑现“有据可查”的承诺,连一个存放衣物的炸药箱上,都贴着收据以备查验。正是体现于每个细节中的这般锱铢必较,令红旗渠的制度在实践中“当真用足”;而在任何时候,得到充分敬畏和尊崇的制度,才不会成为“纸老虎”,才是真正的好制度。
细节之中彰显当时人对纪律的自觉尊崇;“遵纪”背后则是共产党人对“本色”的坚持和守望。用今天的语汇来说,制度缜密让干部“不能腐”,坚定的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担当精神,则让干部发自内心“不想腐”。敬畏制度既是他们捍卫理想的方式,也恰是来自理想的自然之举。在这项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当年的林县干部要面对险恶的自然条件,也要面对误解、指责乃至丢官风险。但正是因为抱定了“定叫山河换新装”的理想,践行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宗旨,他们终于通过了重重考验,没有让困难阻碍前行。
“红旗渠奇迹”发生于50年前,有人总愿意将其归因于那个“特殊的年代”。历史当然是一个重要的坐标,但在“全面从严治党”被列为治国方略的当下,“红旗渠精神”并不是尘封在历史中的回忆。从严治党,终究为了实现执政党的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这既要求“纪在法先”,使纪律成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也要求唤起党员的内心自觉,以担当精神、宗旨意识诠释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史为镜,促治党之严,这是“红旗渠精神”留给今天的最大财富。
人民日报:“东汽精神”催人奋进 2009-02-27 |
人民日报:“东汽精神”催人奋进 2009-02-27 |
安传香:“信仰之河” 这样奔流不息 2012-06-27 |
凌 河:从“红旗渠源头”说到“齐白石墓地” 2013-06-25 |
岳光东:“小推车”精神不能丢 2014-05-20 |
叶祝颐:“林州改红旗渠”不妨给予讨论空间 2014-12-19 |
新华社:光荣属于共和国的建设者 2009-04-30 |
顾伯冲:说说“蛮拼的” 2015-01-14 |
钟 声:创业潮中感受中国梦 2015-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