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经济日报:中国需要理性健康的股市
朱瑞鹏
//www.workercn.cn2015-04-24来源: 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央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产业转型升级有实质性推进、股市7年多绵延下跌累积了强大的上行动能等,这些都在支持中国股市“走牛”。不过,长期“走牛”的基础存在,并不等于短期可以“任性”上涨。市场需要回归理性,谨防过分炒作,防止过度透支改革预期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呈现快速走“牛”的态势,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清醒地认识当下股市,既关乎千万家庭的资产增值,也关乎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把握。

  首先,中央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是股市走强的基本原因。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强力推进反腐败、扩大自贸区改革试点、支持引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增强市场活力的改革措施,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能力;降息降准、允许地方自主发债等稳增长措施,展示出中国政府应对经济下行时较大的政策空间;“一带一路”的推出,更看到了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由此,人们对股市的估值正在修复。

  其次,产业转型升级有实质性推进,是支持股市“走牛”的主要动力。当前,由房地产带动的重化工业处于下行通道,但是,以互联网和高技术企业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方兴未艾,率先转型的传统行业企业也焕发出新生机。前者下行压力带来的投资风险增大和收益率降低,正将过去所吸附的大量资金逼出来寻求新出路;而后者由于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资金寻求出路的方向。今年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大幅减少,股市成交量和指数却创新高,就是这一状况的直观写照。

  再次,股市7年多绵延下跌累积了强大的上行动能。7年中,中国GDP由2008年的31.4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超63万亿元,居民存款余额由2008年底的22.2万亿元增加到2014年底的50.25万亿元。同一时间,上证指数却从6000多点下降到2000点附近,一大批公司股票跌破净资产,很多蓝筹公司市盈率降低到10倍以下。长达7年的时间,成倍的财富增长为跌入谷底的股市准备了充分的反转向上动能。

  最后,股市“走牛”,是稳定经济的迫切需要。股市“走牛”为股市扩容、注册制推进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有利于扩大股权融资。统计显示,我国95%以上的储蓄以各种债权融资的方式转化为投资,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高杠杆的融资结构正威胁着金融体系的安全,也成为利用投资稳增长的障碍。这种情况下,增加股权融资是唯一选择。此前一段时间,房地产投资因其良好的抵押属性获得大量融资支持而过度发展,科技创新类投资因存在失败风险而为债权投资资金所回避。股市“走牛”带动的新股发行扩大、新三板扩容和各类风险投资活跃,正在改变这一状况,这无疑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加速转型。

  不过,长期“走牛”的基础存在,并不等于短期可以“任性”上涨。当前市场情绪过热,存在短期上涨透支长期利好的倾向。为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居民财富稳定增加,市场需要回归理性。

  一是要谨防“一带一路”概念被过分炒作。“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消化产能过剩、降低中国宏观经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多数基建类公司而言,其提供的是“软着陆”的路径,而不是“二次腾飞”的跑道,在产能利用方面不会为我国所独占,展开过程也不会像国内建设那样顺利,对装备工业等行业发展的影响也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二是应防止过度透支改革预期。全面深化改革可为股市长期向好提供基础,但是改革不会一蹴而就,转型过程将是长期的。在这一过程中,旧发展模式积累的风险还在逐步释放,会拖累金融和周期性产业的稳定性,影响众多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这些情况并不支持股价短期上涨过快。

  三是要关注创业板泡沫化风险。平均近100倍的市盈率几乎是世界股市发展史上的最高估值,这一估值水平可能过分渲染了“成长故事”,忽视了真正的创新需要时间落实和检验的一面。

  我国股市中散户投资占比较大、跟风炒作者众,因此,股民的风险教育必不可少。市场狂热的时候适当降温,是对广大股民的一种保护,也是股市长期稳健发展所需要的。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