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愿你的手边还有纸质书籍相伴。
在电子传播的时代提倡有纸阅读,也许会被看成一种矫情,从知识传播和阅读效率角度讲,这种阅读也是高成本的。但读书本身不只是单纯的信息输入,而是一种文化生活,应有丰富的心理探索和绵密的感情体验,这些微妙却不可或缺。
无论一个人已经多么习惯电子阅读,他相当多的知识和思想肯定是从纸质图书中获得的,后者给予他停顿思考的时间,做批注和笔记的机会,与师友讨论的方便,留下了他每一次重读的思想痕迹。如果一个人保留着那些读过的书,他就有了和当年的自己重逢的机缘;如果一个人保留着父辈甚至祖辈的书籍,他也能从这些书的字里行间,找到一代人对另一代人的叮嘱,找到一个家庭几代人之间的心传与默契。
把这种体验放大,可以感受到纸质阅读给人带来的历史感。想一想,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我们就在和15、16世纪的欧洲人共享一个印刷时代:尖顶刺向天空的哥特式教堂、圣经题材的彩色玻璃画、马车运送的书籍、鹅毛笔写下的诗篇,文艺复兴和启蒙之光以纸张和印刷字为载体,穿过若干世纪、横跨欧亚大陆,照亮了我们的生活。
正是在那个时代,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培根在他的散文《论读书》中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至今,这还是人们用来指导读书的重要经验。
与培根同一个时代的中国,文学家李渔撰写了他后世最负盛名的作品《闲情偶寄》。同代学者余怀在为这本奇书作序时称,《闲情偶记》能使“汶者读之旷,塞者读之通,悲者读之愉,拙者读之巧,愁者读之忭且舞,病者读之霍然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本好书的意义、其对人生缓慢、恒久、绵密的文化渗透能力,同样也为后世留下了寻找、评价好书的标准。
有意味的是,李渔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戏剧理论学者,同样也是一位产量颇丰的出版家,除出版自己的作品外,还编辑印行了大量的大众文学作品。虽然没有人记载过,一个写作者完整的经历了将思想变成文字、再将手写的文字变为印刷文字的全过程,会有怎样微妙的心理体验,但今天阅读《闲情偶寄》的作者却可以借助白纸黑字的观感,回溯、揣摩这一滋味绵密的历程。
触屏阅读当然不会丢失这位四百年前的写作者的任何公开信息,但却没有能力使阅读潜入到这么细腻和百感相生的层面。就如同,电子传播无疑是知识传播更便捷、更高效的方式,但恰因为便捷与高效,在某个意义上剥夺了纸质阅读的慢与精细,消化的时间与反刍的机会,冥想的诗意与活在历史中觉悟。由此可能会遗漏掉那些被作者放在字里行间的、更隐秘和重要的提醒。
至少在这一天,提醒自己换一本纸质书看看。在字里行间慢慢地找一找,兴许就会发现让人瞬间灵台清明的一句话。
大江网:铁凝,中国作家诗人路在何方? 2009-07-06 |
光明日报:是“小吃节”倒好了 2009-06-01 |
光明日报:是“小吃节”倒好了 2009-06-01 |
45字单位长名折射了什么 2013-03-13 |
魏润身:走进宁静才好读书 2013-08-26 |
中国网:达赖“弃谈”源于“四面楚歌” 2008-10-28 |
红网:怎样才能让中国教育“文武双全” 2010-03-09 |
新华网:撒出去的钱砸不死人 2009-06-01 |
新华网:撒出去的钱砸不死人 2009-06-01 |
中国网:达赖“弃谈”源于“四面楚歌” 2008-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