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天价滞纳金也应关进制度的笼子
晏扬
//www.workercn.cn2015-06-09来源: 郑州晚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成都市民张先生去燃气公司缴纳燃气费,工作人员通过系统查询发现,张先生不仅需要支付欠缴的燃气费4028.71元,还需缴纳滞纳金8727.14元,一共12755.85元。“咋这么多滞纳金?比燃气费的两倍都还多!”张先生对此感到很不理解。(6月8日《华西都市报》)

  若论法理,像供水、供电、供气以及银行等单位向用户收取滞纳金,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因为,滞纳金本义是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只能由行政机关实施,并由法律授权(法定性),个人和其他团体都无权设立。譬如,交警部门可以对公民拖缴罚款收取滞纳金。而供水、供电、供气以及银行等单位不是行政机关,它们与用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用户若拖缴相关费用,这些单位只可按照合同的约定收取违约金,而不是滞纳金。

  问题是,滞纳金取消,代之以违约金,如果只是换个名字,“天价”滞纳金变成“天价”违约金,对百姓而言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比换个名字更重要的,是对滞纳金(违约金)进行规范,把它关进法制的笼子,使其不再任性。

  供水、供电、供气属于公用事业,具有公益属性。用户拖缴费用给相关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理应作出补偿,缴纳违约金。但这种违约金并不是纯商业性质的,应考虑其特殊性,照顾民众的利益,宽谅一些人的疏忽大意。就此而言,有必要就公用事业违约金出台专门的法律规定,与商业性质的违约金区别开来,尽量平衡各方利益,尽量细致、具体、可操作,使其既具有催缴费用的功能,又合乎情理,为民众所接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