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外滩百年建筑被“刷脸”事件,以责成肇事企业负责修复并罚款50万元而告终。余音未消,浦东一座400余年历史的古桥御界桥日前被曝在工地施工中“消失”,随后被发现分成8块躺在开发商草坪上。
尽管御界桥所在工地的开发商辟谣称,桥面是被“提前迁移保护”,但开发商擅自将桥面与桥墩分开迁移,已经有违历史建筑保护的相关规定。而监管部门的介入干预,多少也有些力有不逮——古桥最初的不翼而飞,他们“并不知情”;当早先确立的“整体迁移”方案被轻易颠覆,后续的保护只有自求多福。
当然,比起许多在“并不知情”下受了重伤甚至“不见了”的老建筑,浦东的古桥已算幸运——就在5月,杨浦腾越路上的“不可移动文物”英商班达蛋行,被工人拆得一干二净;同样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杨浦区妇幼保健院旧址上的百年老建筑,也难逃“误拆”之命……在这个时代,承载着独特记忆的历史保护建筑,似乎正面临一场保护危机。
历史建筑之于一座城市的意义,本来无需反复赘述。一栋有独特故事的老建筑或一个有特殊风貌的街区,都可能意味着一座城市的“根”与“魂”;城市的建设、发展、更新与改造,都需要牢守历史根基,并且经受历史检验。在历史风貌和历史建筑保护方面,上海并不是一个善于遗忘的城市,这些年上海也曾有过斐然的成绩。高层的多次强调,专家学者、有识之士的不懈努力,都旨在让历史建筑得到充分保护,进而为这座城市提供绵延不断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
但时下频现的风波,显然折射出无尽的尴尬。与一些人不遗余力的努力相比,全社会对于历史建筑保护远未形成共识和自觉。
如果对近期的“老建筑风波”略加梳理,往往能找到一条相似的行进逻辑:“热心人士”报料—媒体干预—专家呼吁—政府部门出面表态—肇事者受命整改。对那些旧城改造和开发地块中的濒危建筑而言,这样的逻辑尤其清晰。待事件在舆论场充分发酵,相关方面再行介入总显得姗姗来迟,即便建筑本体暂时“免于一死”,内中风貌也可能早已不复当初,留下永久缺憾。
“受伤”之后再谈保护,显然为时已晚。问题是,为什么保护总是姗姗来迟,而一些涉事者谈及保护时总是遮遮掩掩?耐人寻味的是,近期多起老建筑受损事件,当事人或相关方都有“不知情”的说辞——肇事者“不知道”这座建筑不能动,监管者“不知道”这座建筑被动了。且不论其是真不知情还是佯装不知,即便当真,也暴露出相关方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无意识。也许在不少人看来,一栋老楼的经济价值,其重要性怎能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土地开发?
一些当事人漫不经心的回应,足以佐证这样的揣测并非臆断。比起一两次物理上的破坏,这样的心态更为教人悲哀。显然,这还不只是施以严法就能解决的——需要说明的是,历史建筑保护的法律约束至今相对薄弱,针对破坏行为的惩戒措施远远无法充抵恶劣的后果,是纵容一些人对老建筑有恃无恐的重要因素。而即使有法,连明文规定的“不可移动文物”都可以被“误拆”,相关主体法治意识的淡漠程度可见一斑。但对一座以品质为目标、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而言,“法”只是一切行为的“底线”,并不是“上限”。遵法的前提之下,还要有更多更高层面的自觉。
就历史建筑保护,市领导早就明确强调:上海要保护的“不仅仅是已经纳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老建筑,还有那些体现上海特色、承载上海城市记忆、应该留住的老建筑,尤其是成片保护”;而当前为保护老建筑或许在经济上、精力上会付出很多,“但我们的下一代会得到更多、我们这座城市会得到更多”。所有的城市管理者、建设者和参与者,都应当秉持这样的观念。“历史会证明这一点”;而今天我们的一切选择和决定,都将接受历史的检验。
中国青年报:消除纵容开发商为恶的程序缺陷 2009-03-31 |
谢昱航:遭业主冲击,开发商为何不维权 2011-10-25 |
殷国安:50万元罚款能保住历史建筑? 2012-07-26 |
邓海建:开发商“保护”名人故居不太靠谱 2012-08-15 |
邓海建:距今四千多年的文化遗址值多少钱 2012-10-24 |
刘楚汉:保护历史建筑应突破罚款思维 2012-12-11 |
禹海君:开发商笑谈血案的底气从何而来 2013-04-03 |
要保护总有办法 2013-08-05 |
厂 佳:古建筑告别“先斩后奏”还待处罚“... 2014-07-21 |
中国青年报:消除纵容开发商为恶的程序缺陷 2009-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