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清退上千“高考移民”一事,引发社会持续关注。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高考移民”的家长多为河北省公职人员,各种“移民”手法也在不断翻新。近40名经过重重闯关、在内蒙古参加了今年高考的“移民”考生,手中甚至持有由内蒙古当地学校和教育局出具的连续就读的假证明。
十载寒窗,拼不过一朝移民。
内蒙古成为高考移民的“重灾区”,作奸犯科者无非是打了教育资源不均、政策有别的擦边球。据称,在今年高考开考之前,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接到大量举报河北各级官员将孩子送往内蒙古参加高考的举报电话,该中心也已清退了几百名来自河北的“高考移民”。然而,从5月25日到高考开考这段时间,举报电话依然“铃儿响叮当”。一些调皮的“高考移民”家长,甚至在劝退之后,还跑到内蒙古当地信访部门去上访。如此恶人告状,虽然令人“沉醉难醒”,却也足以佐证“高考移民”乱象何等猖狂。
更为蹊跷的是,今年5月,内蒙古方面向河北省纪委发出《关于商请查处河北省公职人员组织参与高考移民的函》,指认1300多名持外省身份证考生的父母,相当一部分是河北省公职人员,且列出183个家长的所在单位。名单显示,这些家长的供职单位包括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北师范大学、唐山市第一中学、唐山市税务局、滦南县人大、固安县中医院、宣化县财政局、秦皇岛市环保局、邯郸市政协、张家口市交通局、承德市司法局等。
于是问题就来了:第一,上千名的“高考移民”,不是个案、俨然是群体现象,内蒙古方面也给出了按图索骥的“账单”,为何“移民方”对举报线索不声不响?这究竟是“正在调查中”还是压根儿就没行动?第二,“高考移民”在河北等地,被指已有专业中介充当掮客,那么,这就是一条盘根错节的黑色产业链。每一个“高考移民”,背后都寄生着诸多不当得利,怎能“难言之隐一退了之”?第三,从舞弊者到“移民”得逞,中间少不了职能部门的“一路绿灯”。户籍也好、学籍也罢,乃至各种虚假的证明,一枚枚鲜艳的公章,指证着一道道权力的失范。那么,为什么不能顺藤摸瓜,禁绝了“高考移民”的权力土壤?
舆论之所以对“高考移民”愤懑有加,是因为其本质指向“权力绿卡”。用内蒙古教育招生考试中心负责人的话说,“公职人员在搞‘高考移民’,‘没头没脸’的也办不了。”可见,“高考移民”不过是拼爹、拼权力的又一范本。有人说,河北教育竞争太厉害,以衡水二中为代表的诸多基层学校纷纷开启“疯狂模式”,这也逼得家长只能“四处求援”。这话,也许可以说给素质教育或者教育均衡听——但,任何理由都不足以成为非法“高考移民”的合法接口。
30多年的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考生的命运,也涅槃了中国的命运。数年前,一篇《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网文引发无数人共鸣:一个农家子弟,耗费18年的青春,才得以和大都会里的同龄人,享受一杯咖啡的自由。阶层流动与代际承袭的纠葛,让高考成为超越教育价值的重磅议题。替考或者“移民”,都是高考程序上的硬伤;而权钱者“专属”的这些伎俩,加重的何止是制度之殇?眼下,问问“高考移民”的藤上拴着几多蚂蚱,显然是权力部门的当务之急。
不过,还得谨记:拷问学籍等制度固然治标,谦抑权力运行方能治本。
东南新闻网:复读“热潮”下需“冷静”思考 2009-08-17 |
巴山牛:高考公平的关键在于取消地域特权 2011-03-08 |
叶祝颐:反对的是特权加分 2011-06-10 |
熊丙奇:鄂推“异地高考”,为何舆论少关注 2011-08-17 |
袁新文:异地高考,悬念待解 2012-09-03 |
2012关键词评点(上) 2012-12-25 |
王 聃:为移民还原“历史的长度” 2013-08-15 |
尔 冉:别让高考标语止于励志想象 2014-05-20 |
赵章靖:防高考移民“治标”更需“治本” 2014-05-30 |
熊丙奇:异地高考与防高考移民,应并行不悖 2014-05-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