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五十多岁的李达(化名)是深圳一家企业的老板,已经在深圳打拼26年了,但是最近他决定跟随离职员工的脚步将公司的研发中心搬回长沙。像李达这样的还有不少,今年年初,从李达公司离职的6名员工中,就有2名骨干分别回到了各自的家乡长沙和郑州。(6月18日《第一财经日报》)
深圳作为改革开放前沿,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一段较长时间里,大批内地人才和留学回国人才纷纷流向深圳,对于深圳市来说,自然是“做足了人才加法”,为深圳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持。也正是大量的内地人才和留学回国人才流入,使得深圳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如虎添翼。
与此同时,流向深圳的各路人才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平台上也极大展示了才能,在为这座城市贡献人才力量的同时,从中也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有些人才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有些人才在这里已经获得了比较理想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流向深圳的各路人才中,有很多人在这里实现了“放飞理想、成就梦想”的愿望。
眼下,深圳出现部分人才“内迁”现象,虽然非其所愿,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人都是现实的,当初的深圳市由于是国家改革开放前沿,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市场或城市空间,都远远超前于内地,惟其如此,方才吸引了人才大量流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而今一些内地城市,比如长沙、武汉、成都等,其拥有的政策、市场、城市空间的开放程度等,与深圳已经趋向接近。当城市间在政策性和开放性上差别不大时,人们自然就会关注于“生活性价比”。
显然,深圳目前的生活成本比内地城市高出很多是不争的事实。拿住房消费为例,深圳的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据说眼下的房价是内地一些城市6倍,有的区域甚至还不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区域发展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刘国宏说,即便乐观地计算,一位普通的科技研发人员收入的积累在深圳安家乐业也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说明了现实问题。安家乐业如此不容易,在政策性、开放性、便利性差别不大的今天,一些人才当然就会选择“生活性价比”更低一些的内地城市。
理性地看,出现人才“内迁”现象,对深圳市而言肯定不是什么好事,但要是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上看,就不算是什么坏消息了,毕竟人才“内迁”还是在国内流动,并没有流出国门。再者,人才“内迁”从一个侧面显示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内地也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表明,国家的一系列政策实现了阳光普照,内地的一些“比较优势”正在显现出来。正是这样,我们不妨把人才“内迁”看成一种“返流”,如同当初内地人才流入深圳一样,是一种正常状态。
人民时评:王荣上任,深圳市长背负怎样的期... 2009-06-18 |
人民日报:让春光留驻在多彩的银幕上 2008-12-25 |
人民日报:让春光留驻在多彩的银幕上 2008-12-25 |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努力推动科学发展 2010-09-09 |
王培楠:“抢”人才不易,“聚”人才更难 2010-10-13 |
禾 刀:越富越补不可取 2010-10-29 |
人民时评:王荣上任,深圳市长背负怎样的期... 2009-06-18 |
望海楼:浦东开发的“软成果” 2008-12-20 |
望海楼:浦东开发的“软成果” 2008-12-20 |
白剑峰:打破束缚医生的“枷锁” 2013-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