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底气从哪里来
赵超 吴雨
//www.workercn.cn2015-07-0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应对下行压力的有效举措掷地有声。围绕稳增长话题,记者赴河北、江苏、重庆、山东等地调查采访过程中,看到了经济运行中正在发生的积极变化,感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底气。

  这种底气来自坚守的力量。

  企业是中国经济的细胞,是中国经济真正的晴雨表。在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记者看到那么多企业不为所动,守立在市场前沿,专注于行业自身,几十年默默耕耘,只为把产品做到极致,为中国经济成长倾尽全力。

  记者采访到民营企业家王敏其。他奋斗30年,只求把纺织机械做到行业领先。王敏其对记者说:“我会让企业转型,但决不会转行。”采访小天鹅时,记者一直在发问:这样一个知名家电品牌仍然只做洗衣机,为何不扩充全产品线?答案还是坚守,把单一产品做得出色,市场占有率自然会不断提升。

  这般企业家精神无疑是下行压力下保持定力的又一种注解。牢守“田地”,精耕细作,不为市场风云所扰,不为短期危机所忧,就能为中国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增长动力。

  这种底气来自转型的智慧。

  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这已成为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识。

  采访中,记者不时为政府官员和企业家的远见卓识所折服。在地处西部的重庆,政府在东部大规模产业转移前就已谋划产业布局,企业进入时可以得到完整产业集群带来的便利,各种投资自然纷至沓来。

  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个发生在企业的惊险而又精彩的故事,或是在困难时大胆投资研发,或是在景气时急流勇退,或是在瓶颈时另辟蹊径,每一步惊心动魄的险棋换来的都是企业的长久发展。

  他们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是推动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新引擎。

  这种底气来自信心的传递。

  采访中,记者常常遇到这样的场面: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时,先是皱着眉头坦陈压力很大,但常常话锋一转,微笑着表示信心十足。如果把信心这个问题抛给企业家,大多也会做出肯定的回答。

  信心源自信任。企业家们说,从简政放权到破解融资难,政府为了发展实体经济不遗余力,企业确实得到了实惠。

  河北一位从事木质绘画装饰行业的老板郭漫笳说:“我们搭上了国家政策的一班班快车,从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到扶持文化产业,到新三板、创新创业,再到发展跨境电商,企业在政策春风中如鱼得水。”

  这种底气来自对未来的憧憬。

  考察中国经济,既要看形,更要观势。采访中,一些经济学家对记者说,按现有经济理论和经验,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很难解释,但从更长周期看,大多属于阶段性现象,是中国迈向更发达经济体的必经阶段,前景光明可期。

  调查采访让记者看到了可以保持乐观的理由——沿着正确道路继续走下去,准备把握时代潮流,就会有稳定的社会心理预期。我们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稳定的就业,有持续增长的收入,还有创新创业的热土,只要蹚过这条河、迈过这道坎,中国经济会走出更加稳健有力的步伐。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