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小岗改革实践告诉我们什么?必须尊重群众意愿
//www.workercn.cn2015-08-11来源: 中安在线
分享到:更多

  中国的改革,自农村始;农村改革,自小岗始。三十多年前发端于小岗村的这场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将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迅速卷入现代化,成功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其间辉煌,世人惊叹。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注目改革出发的地方,思考小岗村的实践,能够帮助我们穿透历史的烟尘,弄清当初为什么出发,改革为什么能成功,从而坚定我们的理念、信心,并义无反顾地在改革的康庄大道上奋勇前行。

  小岗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必须尊重群众意愿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小岗村的改革实践告诉了我们一条朴素而永恒的真理:改革一定要尊重群众意愿。

  “大呼隆”“大锅饭”,导致饿肚子、吃不饱饭。怎么办?18位小岗村民,冒着巨大风险签下“生死状”,分田单干。 18个红手印的背后,是群众不愿再吃“大锅饭”的强烈意愿,是对生产自主权的无比渴望。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人就彻底摆脱了长期缠绕他们的饥饿和贫困,粮食总产量是前5年的总和,人均收入是上年的7倍。一年大翻身,小岗村的成功来得如此迅速,正是因为顺应了群众意愿,解放了生产力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人。

  从小岗到全国农村,从农村到城市,中国改革取得的巨大成功,同样在于其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尊重人民群众意愿,赋予生产经营主体以自主权。 “放权”“搞活”“市场经济”,这些改革开放的关键词,无一不透出尊重企业和群众自主选择的强烈气息。

  正如邓小平同志在“大包干”实施前夕的一语中的:“当前最迫切的是扩大厂矿企业和生产队的自主权,使每一个工厂和生产队能够千方百计地发挥主动创造精神。”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在小岗村,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也已成为大势所趋。

  有人说,“当年分田单干,如今重又合并,改革走了‘回头路’”。这显然是一种无知。

  当前,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推进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经营方式创新,是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选择,是进一步解放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路径。这与改革前计划经济下的“一大二公”“大呼隆”的体制有着天壤之别。

  改革前,农民没有自主的土地经营权和收益权,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差不多,成为束缚农村生产力进步的桎梏。改革后,农民对土地有了承包经营权,在新一轮土地确权登记后,土地承包经营权正在被赋予新的更完整的权能,沉睡的土地变成流动的资产。新型的农村合作经营,以资产为纽带,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土地资产的增值中实现农民致富,这是对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改革前,农村吃“大锅饭”、搞“穷平均”,分配关系严重扭曲。改革后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确立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如今,随着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实现股权化、股份化,农民被赋予更多财产权利。这种新型合作经济,让农民可以创造并分享更大的社会财富,加快农村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

  改革前,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掌握着农业生产资料,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管理方式,以落后的生产方式组织低效农业生产活动,窒息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活力。如今,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央强农惠农政策不断落实,农村通过探索用市场化手段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村级集体经济“造血”能力增强,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保障功能。

  总之,无论是当年的“分”,还是如今的“合”,其根本精神并无不同——都是充分尊重农民过上好日子的意愿,充分保障农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勤劳致富和创新创造精神,让群众自主选择适合时代环境和发展条件的生产经营方式。当年群众选择“分”,一举跨过温饱线;如今群众选择“合”,致富的步伐不断加速。更何况,这种“分”与“合”,其内涵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它是历史发展螺旋式的提升,是尊重历史的必然要求。

  这种提升、这种尊重,其基点只有一个,就是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就是每一项决策都考虑到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

  小岗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必须因时因地制宜

  “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当时,小岗人实行“大包干”的要义只有一个:吃饱肚子,解决温饱,“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一年跨过温饱线,多年未过致富坎”。小岗村改革“先行”,的确没有像农村改革典型那样快速发展“先富”起来。从“大包干”之后的发展看,包产到户调动生产者积极性,但尚没有很好考虑集中力量改善生产条件。尽管当时的小岗“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结合起来,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结合”,但分的占比大了,统的就少了,单干多年后集体制时代改善的生产条件优势渐渐消耗殆尽,生产没有更上一层楼,发展遇到了困难。

  改革吃饱了肚子,改革也必须寻求更大发展。党组织向小岗村派出村第一书记,从强班子开始着手解决小岗村发展慢问题。沈浩上任后,走进小岗村家家户户聚拢人心,跑遍小岗村沟沟坎坎了解村情,清醒地认识到,小岗不具备其他发达地区农村改革典型得天独厚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发展小岗只能立足村情,因地、因时制宜,绝不能不顾自然、社会、经济等条件限制,生搬硬套一个模式,小岗人第一次改革就是如此。

  “地”还是那块黄土地,经济发展的“时”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单纯依靠传统农业种植粮食难以走上致富路,不搞集体规模经营还靠个体单干难以走上致富路。世易时移,阵痛后的小岗因时而变。在沈浩及其村两委带领下,小岗启动“二次土改”,率先推行并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开始跳出种粮单一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种植业;跳出一家一户生产方式,开始走向规模经营。

  不种粮食种蘑菇、种葡萄,发展多种经营。没有人才,小岗村从全国公开引进30多名大学生创业者落户,带动村民大棚种植蘑菇、葡萄。没有资金,小岗村创新“承包制+合作社+互助金+农户”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成立多个专业合作社;创立小岗村创新发展公司,建立集体所有新型投融资平台和经营实体,打造小岗发展新引擎,实现农民与市场经济的融合。

  2015年7月8日,小岗代表安徽再次走在全国农村改革的前列——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首批颁证启动仪式在小岗村举行,18位小岗村民代表领到崭新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有了“身份证”,变成了“活资产”,小岗人不仅可以放心流转,还可以入股、拿租金、分红利,到银行抵押贷款。“大包干”让小岗人吃饱了饭,土地确权颁证让小岗人吃下勇往直前发家致富的定心丸。

  因“地”制宜,小岗从实际出发,借地生财,走上了致富路;因“时”制宜,小岗抢抓机遇,借势而上,踏上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节拍。这是对客观实际的尊重,这是对发展规律的尊重。

  小岗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的成果必须由实践检验

  现在,有人对小岗的改革道路产生怀疑,认为小岗的改革是失败的、错误的。这其实忽视了一个客观的事实,违背了一个基本的道理。小岗村的每一步改革成果都经过了实践的检验,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小岗村人拉开的“分田到户”的大包干改革序幕,奠定了我国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这项改革让亿万农民历史性地拥有自主承包土地、自主使用农业生产资料、自主生产经营的权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在极短的时间内就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那就是我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初步实现了“中国碗”里装“中国粮”的目标。

  这是在小岗村大包干博物馆中至今仍然有据可查的数据和史实:在很长时期内,这个江淮分水岭的贫瘠村庄一直饱受饥馑之苦。但到了1979年,小岗村的粮食产量由之前的每年的3万斤左右一下子增产到13.29万斤,到了1980年,更是猛增到22.3万多斤。

  那种妄言“分田单干让农村人心涣散,很穷很乱”,不仅缺乏对历史事实的尊重,更缺乏对“民以食为天”的基本敬畏感和农民群众自主创造精神的起码尊重。

  在分田到户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基本解决农村温饱问题之后,如何让农村改革摆脱“小农经济”的历史惯性,进一步创新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机制,让广大农民从“饱起来”到“富起来”,一直是深化农村改革面临的新难题。正因为如此,党和国家始终把“三农”问题摆在改革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的位置。

  曾几何时,小岗村给外界的印象是步子慢了。究其根源,也正因为小岗村也和全国所有地区的农村一样在苦苦寻求新的突破:如何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沈浩同志的突出贡献,正在于他加强了小岗村“两委”力量,推动小岗村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进行新探索: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吸引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利用小岗村的品牌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以改革为动力,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资源优化重组,赋予农民更多权利和利益,农村生产力再一次得到强劲释放。

  在沈浩精神的感召下,小岗村人拿出了敢为人先的改革劲头,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各项部署都开始落地并见效:

  ——小岗村率先在全省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改革,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关系,巩固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小岗村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14年工农业总产值达7.38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0元,比上年增长19.8%,旅游接待量突破90万人次。

  ——小岗村集体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通过成立小岗村创发公司,村级资产、资金、资源得到全面盘活,2014年,村集体经济已经实现665万元的总收入,资产规模已经达2.5亿元,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都得到有力保障。

  小岗村人经常深情地回忆起1980年万里同志视察时的情形。万里对小岗村民说:“我出国时看到外国人住漂亮的小楼,开小汽车,我也想你们能这样。 ”万里同志30多年前的愿望,在如今的小岗村正在变成现实。

  小岗村的改革之路表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永远是检验改革成果的唯一标准。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的现实,雄辩地证明,小岗村的改革路子不仅走对了,更要坚持不移地走下去。

  小岗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改革必须永不停步

  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改革部署,明确提出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的举措。

  面对新的改革任务,只有大力弘扬小岗村的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才能真正增强改革落地能力,闯出城乡一体发展新路子。

  根据新一轮农村改革的路径设计,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面临着诸多现实难题:

  如何在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层面进一步明确赋予承包地的用益物权权能,包括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抵押、担保等各项权利?这是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制度性基础,也是确保农民能从土地获得永久收益的保障。小岗村村民顺利领到全省第一批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为全省80多个土地确权颁证改革试点县(市、区)作出良好示范。

  如何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序流转,增强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意愿和市场活力?这是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的重要前提。小岗村“两委”积极引导村民成立村级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流转土地1640亩,同时,积极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高效农业。

  如何在依法保障个人合法利益和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新一轮农村改革,必须努力搭建村级集体经济的运营平台,以此为依托,让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并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股份经营、合作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小岗村依托品牌无形资产,在文化、旅游、服务业发展上大力拓展,探索了一条新形势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现实面前,那种将小岗村的发展进步称为“政策的施舍”的谬言不攻自破。

  小岗村的探索生动表明,只要立足自身优势,采用改革的办法、市场化的机制,一定能找到一条盘活村级资金、资产、资源,培育壮大村级合作经济的路子。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省委书记王学军强调,要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勇当改革促进派、实干家,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时代的呼唤,更是发展的要求。

  小岗的改革具有标志性意义,它诠释着永不停歇的改革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深刻体现了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尊重,充分彰显了勇于打破旧枷锁束缚的胆识,不断昭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追求……向着新的目标出发,小岗,始终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始终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飘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