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在历史感悟中获得真知灼见
张 铁
//www.workercn.cn2015-08-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历史中蕴藏着规律之力、真理之力。如何认识历史,意味着如何解释昨天、如何走向未来

  历史,无疑是这些天来中国上上下下的一个关键词。

  23日,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习近平主席发去的贺电中,把历史比作“人类最好的老师”。“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在历史的感悟中获得真知灼见,从历史的启迪中探寻前进方向,正是历史对于我们的意义。

  也是在周末,朋友圈被阅兵演练刷了屏。十里长街,步履铿锵;云层翻滚,鹰击长空。这仿佛是一首壮丽的序曲,拉开了纪念70年前那次伟大胜利隆重活动的帷幕。以这样的国家仪式告慰先烈、致敬英雄、守望记忆,也让每一个人体会到与国家、与历史,与那些宏大的名词、超越性价值的联系。或许,当预演的飞机掠过北京的天空,更多人会抬起头来,看到历史风雷激荡的苍穹。

  一棵树,树冠有多高,树根就有多深。这也是历史和现实的隐喻。70多年前的刀光剑影、硝烟烽火,虽已沉入历史深处,却化作现实的养分,托举起现在和未来。理解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奋战,理解了“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同仇敌忾,才能理解中华民族于苦难中重生的心路历程;理解了“工农兵学商,一起来救亡”的全民动员,理解了“一致抗日,深得人心”的统一战线,也才能理解中国于黑暗中见到曙光的伟大转折。可以说,这不是历史,而是我们仍然在其中呼吸的现实。忽视甚至歪曲了这段历史,无疑就是动摇了现实的底座、精神的根基。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即便“去古未远”,岁月的遗照也难免磨损于时间的风雨。现实中,有人歪曲历史定论,想要“重写历史”,把历史当做“任人涂抹的村姑”;有人扰乱历史认知,试图“再造规律”,把历史当做“随意捏弄的橡皮”;有人消解历史价值,妄言“告别崇高”,把历史当做“没有厚度的白纸”。从“共产党抗战中只杀敌851人”的说法,到把游击战术贬低为“土匪战术”的认识,再到汉奸是“为民族不惜背负骂名的真英雄”的谬论,折射出的都是颠倒主次黑白、颠覆历史是非的“历史虚无主义”。

  人类社会莫不如此:每当面临紧要的转折,历史问题就会浮出水面。这是因为,历史中蕴藏着规律之力、真理之力,重塑史观意味着如何解释昨天、如何走向未来。抗战初期的1939年,历史学家顾颉刚抱病写成长文《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字标注“凡是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史家本意,正在于借历史事实,批驳日本人假借“民族自决”试图制造伪“满洲国”的野心,痛切呼唤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以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的叙述,从来就是与现实紧紧联系在一起,关键之处在于,要认清什么是“我们的正理”、什么是“我们的大义”。

  南宋末年,士人郑思肖将深寄亡国之痛、详述宋元史事的诗文手稿,封于铁函、沉诸井中,这部《心史》三百多年后被人发现时,仍然纸墨如新。今天,大量书籍、档案、影像、实物,甚至是电子介质,都让我们能更好地刻画历史的年轮。然而“所南(郑思肖的号)心史井中全”的往事,却更让人感受到历史沉甸甸的分量。如果任由昨天在时光的荒原中蒙尘,那再多的资料也不过是明珠投暗。70多年前的抗战,近200年来的奋斗,如果对于那些经验与教训、勇气与牺牲,既不打捞,也不审视,更不沉思,如何让历史告诉未来、让历史成就未来?

  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发现历史的壸奥、把握其中的规律,正如无数人抬头仰望,想从亘古不变的星空中解读命运的密码一样。从这个角度看,宇宙是空间的历史,而历史是时间的宇宙;星空有多渺远,历史就有多深邃。在绵延不断的历史中,一个民族保留下共同的记忆、形成了共同的文化、选择走共同的道路。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时时回望,正是为了在对过往的记录、观察与思考中,沟通昨天、今天和明天,洞见历史、现实与未来。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