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传统。一个个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我们之所以能平稳度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一优良传统。如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党中央再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加以“随时准备”的状语,意义重大而深远。“随时”不是跟着感觉走,坚持什么、修正什么,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根本的依归。这是检验新时期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的试金石,也是划分真假共产党人的分水岭。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这是我们党治国兴党的经验昭示。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不可少。当前,“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正在深入展开,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更将此作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三严三实”是我们天天要面对的要求,大家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传统。90多年来,在一个个生死攸关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之所以能平稳度过,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一优良传统。如今,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传统大国与新兴国家的影响力此消彼长,角力主体增多、主导者缺乏,崛起的中国备受瞩目;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迎来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也遭遇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客观存在,需要我们党始终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切实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节骨眼上,党中央再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并加以“随时准备”的状语,意义重大而深远。
实事求是求解时代命题,体现了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科学态度。治理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没有成熟的答案可参考,也没有过多的经验可借鉴,不遇挫折、不犯错误、不走弯路是不可能的。夫战,勇气也。越是如此,越要“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对于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实现过程的曲折性,先贤早已作出了科学论证。越是如此,越要“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上下求索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规律可以照抄照搬,一言一行都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打江山时如此,和平时期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同样如此。
应当看到,“随时”不是跟着感觉走,坚持什么、修正什么,要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根本的依归。今天,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愿景,都需要我们时刻牢记这条根本依归。犹记得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针对一些领导干部不敢闯、不敢冒的现象,提出了“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三十余年过去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在变,阶段性任务也在变,但党的宗旨和使命却不曾改变。强调“随时准备坚持真理、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就是要在思想上返璞归真、党性上固本培元,进而激发起行动上勘误纠错、踏实奋行的笃定和自觉。
凡是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凡是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就坚决改、彻底改、一刻不耽误地改。这是检验新时期党员干部政治信仰的试金石,也是划分真假共产党人的分水岭。毋庸讳言,当下一些人的思想言行与此尚有差距。犹豫、观望、畏难,出工不出力的有之,昏沉迷失、醉生梦死的亦有之。对此,我们不能单纯以价值多元时代的个人选择来笼统解读,因为这根本上就是丢掉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表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只有将党和人民事业与干事创业的热情统一起来,我们才能锤炼出一支信念坚定、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队伍。
古人论为官,推崇“清、慎、勤”,常言“公生明、廉生威”。一定意义上,公与廉,就是律己以严的效果;慎与勤,则是脚踏实地的展现。时空轮转、沧海桑田,我们党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并强调两个“随时”的自觉,更有着时代性和针对性。以不变的情怀面对变化的情势,这支九十余年风雨兼程接力奋斗的队伍必将逐梦前行,诠释新时代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辽沈晚报:中国共产党何以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 2011-06-20 |
叶小文: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保持先进性 2011-07-04 |
詹 勇:把忧患作为一种执政心态 2011-07-13 |
人民日报: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2012-11-15 |
陈思炳:善照“镜子” 2013-05-06 |
人民日报:做实“谈心”这个环节 2013-09-11 |
冯 俊:语言的力量从哪里来 2014-11-26 |
冯 俊:语言的力量从哪里来 2014-11-27 |
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增强“四自”能力 2015-05-15 |
陈国栋:党员干部没有“中间状态” 2015-09-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