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枪声难以改变美国的思维定式
贾秀东
//www.workercn.cn2015-12-04来源: 京华时报
分享到:更多

  这次枪击案既有“恐怖”的一面,又有“平常”的一面。而无论控枪还是反恐,圣贝纳迪诺的枪声都难以改变美国国内政治的思维定式。

  12月2日,美国南加州圣贝纳迪诺市度过了“充满枪声、惊慌及恐惧的一天”。这次枪击事件至少造成14人死亡。美国CNN记者援引英国BBC的评论说,“这在美国是很平常的一天”。

  这次恶性枪击案,发生在美国,既有“恐怖”的一面,又有“平常”的一面。

  说其恐怖,是因为枪击受害者都是无辜的平民,死伤众多,场面血腥,枪手又显系有备而来。截至目前,美国警方尚未把此次枪击案明确定性为“恐怖袭击”,声称尚需更多证据分析,但不排除“本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

  说其“平常”,是因为美国枪击事件频发,连总统奥巴马也多次对此表现出“无奈”。今年10月,美国俄勒冈州安普夸社区学院发生血腥枪击事件后,奥巴马就曾表示,美国已经对枪击血案感到麻木,“这差不多已经司空见惯,新闻报道也是例行公事,我站在这个讲台上的反应最终也是例行公事”。

  奥巴马2009年上任以来,已经10多次就美国国内枪击案发表谈话,过去5个月就有7次。奥巴马多次在讲话中提及枪支管控,希望推进更为严格的枪支管理法案,但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据统计,在2015年已过去的330多天里,美国共发生350多起恶性枪击事件,每起都造成至少4人死亡。每一次重大恶性枪击事件发生后,在涉及枪支管理方面,美国舆论的反应都几乎势不两立。“控枪派”义愤填膺,强烈要求严控公民拥有枪支;“拥枪派”顾左右而言他,坚称枪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党派政治当然也离不开“枪”。一般来说,民主党倾向于“控枪派”,共和党选边站到“拥枪派”。此次也不例外,民主党的总统、总统竞选人和国会议员纷纷借机主张控枪,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和国会议员则借口不提“枪”的问题。

  对于“本土恐怖袭击”,美国舆论也不是铁板一块。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定义,“本土恐怖袭击”(domesticterror,又译“国内恐怖袭击”),是指“在美国本土的拥有极端思想(意识形态)的美国人对其他美国人的袭击”。这些群体或个人包括白人至上主义者、有暴力倾向的反政府极端分子、极端分离主义团体等。这些群体或个人在美国制造了一系列恶性袭击事件。仍然有一些美国舆论对这类恐怖袭击的定性有不同看法。实际上,FBI对“本土恐怖”的定义,同我们常说的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并没有显著差异,但正是在这个问题上美国舆论容易犯“双重标准”。

  无论是控枪,还是反恐,圣贝纳迪诺的枪声都还难以改变美国国内政治的思维定式。

  本报特约评论员 贾秀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