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年将至,盘点迭出。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观察思考。
我们邀请了一些“特别”的人,有本报国内、国外分社的记者,有来自地方党报的评论员,或亲历见证、或记录思考了这一年的许多大事小情。我们希望,他们的回望与感悟,为大家更好地把握2015,多提供一些一线视角,多呈现一点国际视野。
——编者
辩证对待转型升级
王慧敏(本报浙江分社记者)
转型升级的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如何下好这盘大棋?从一线实践看,有几重关系须辩证把握。
传统产业不适合时代需要的,该转型就必须转型。譬如,现在到处都是水泥、柏油路面,骑变速自行车已成时尚,你却偏要硬着头皮生产那种适合土路骑的“气死驴”,不关门才怪。
转型要盯住市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更优”。张小泉剪刀有380多年历史,以“镶钢均匀,磨工精细,刀口锋利,开闭自如”独领风骚。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变,这家企业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开发出100个品种500多个规格,最大的剪刀1.1米长,最小的旅行剪仅1寸长,可放入火柴盒内。满足了各种需求,市场就打开了。
强调转型升级,还要切记,它是一个“扬弃”的过程。一味追求“高精尖”,不行。强行转型,还会把已有优势失掉。业界有句行话:“只有夕阳产品,没有夕阳产业。”世界上没有哪个行业是绝顶的好。商品只要有市场需求,就有利润空间。这些年国际市场持续低迷,而义乌小商品市场营业额逆势上扬,就是明证。
找到了市场需求,只要做到顶尖,就可以大把挣钱。有些中小企业之所以底气不足,是因为没有创出品牌,只是匍匐在价值链的“底端”。
转型升级不仅仅是产业内部产品质量的转型升级,也是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农轻重”失调的亏,我们已经吃够,现在决不能再走顾此失彼的老路。“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以前不重视三产,导致各种“卖难”;但如果一股脑又都挤向流通业,忽视了制造业,同样也不行。
人人都是社会主体
朱珉迕(解放日报评论员)
认识一位做了几十年居委会干部的长辈,对于正在进行的基层社会治理改革,她的感受,令人印象深刻。
和千千万万居委干部一样,今年她从芜杂的行政事务中脱开身去,扎根社区。渐渐地,她发现周遭那些天天接触的“服务对象”,有着出人意料的热情和能力;她自己,也不再是个疲于应付上级指令的“末梢”,更像一个凝聚众人的枢纽。
告别了“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社区里的每个人被激活了。他们用自己的能量,实现着前所未有的价值,构建着更具活力的“共同体”。
而一个社区之变所折射的,恰是宏大的社会之变。
两年前,“治理”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天壤之别。后者揭示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结构和关系——不再是简单的自上而下,也不再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而是相互协同,共创共享。
在治理语境下,每个人都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社会人”,不再是简单的“对象”,更是一个“主体”。“主体”意味着每个人的权利得到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得到保障、每个人的能量予以激活、每个人的价值能充分彰显。这些,是一个转型社会最根本的依归。
2015年,多项关乎社会主体的公共政策,开启了意义深远的社会变局。从推行“全国版”居住证制度,到全面放开生育两孩;从驾考制度的改进,到群团组织的改革……或宏观或细微的调整变革,对每个人的生活产生着真真切切的影响,也反映着社会转型的方向。
它们所指向的,正是每个人作为“主体”的价值、权利和自由,乃至“人的全面发展”。在合乎法规的前提下,当选择发生,人们可以享受自主决定的自由;当需求涌现,人们可以免受不该存在的阻碍;当机会来临,人们可以创造属于你我的美好。这些,何尝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义?
“德国造”的新启发
管克江(本报德国分社记者)
操作台上安放着各种型号的螺丝。拿起一把电动螺丝刀,摁下开关,它似乎“认识”每颗螺丝,每道工序所用的力道都不同,转的圈数也不一样。
这是“工业互联网联盟”的试验项目。在如飞机这样的精密仪器制造过程中,不同部件的螺丝钉要求不同的扭力,如果电动螺丝刀具备了“人工智能”,就容易保证最佳性能。
电动螺丝刀由德国博世集团打造,它“长眼睛”是因为安装了美国思科公司的无线定位软件。试验计划将螺丝刀扩展到电钻、焊接、测量等工具,并且把所有处理数据接入互联网。据介绍,这也是欧洲和美国企业开展的第一个智能制造合作项目。在德国,类似的概念被称为“工业4.0”。两种概念,核心都是将互联网同制造业融合起来。
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近尾声。传统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现有经济结构的缺陷渐已显现。因此,欧美企业把“互联网”和“制造业”作为突破口。大数据、云计算、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在经济领域“全渗透”提供支撑;而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石,凝聚就业和承载创新的作用没有改变。
欧美企业期待依靠新的产业技术革命维持领先,新兴经济体也想“弯道超车”,相互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实际上,中国在通信和互联网电商等领域已后发先至;中德签署的《合作行动纲要》,主题就是“共塑创新”;在刚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中国也在加紧筹建“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
习近平主席日前在乌镇提出了“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的主张。可以预见,“互联网+”给社会经济结构带来的重大变革还会不断显现,抓住这个机遇,刻不容缓。
千龙网:白皮书彰显政府发展互联网的远见卓识 2010-06-11 |
王 敏:互联网将继续改变中国 2014-04-22 |
于佑之:互联网企业“向外走”正当其时 2014-07-21 |
于佑之:互联网企业“向外走”正当其时 2014-07-22 |
国 平:在共享共治中互联网必定更好造福世界 2014-11-22 |
安传香:世界互联网大会改变了什么 2015-01-27 |
余建斌:踏上世界e舞台 2015-02-06 |
深圳特区报:为经济增长提供创新创业的新驱动 2015-03-23 |
外媒聚焦中国网络版“命运共同体” 2015-12-14 |
【乌镇峰会大家谈】互联网的精彩从乌镇开始 2015-12-1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