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
南方日报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4-06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外舆论对中国能否跨越“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等收入陷阱”一直争论不休。事实上,但凡对中国发展道路有深入了解,就会坚信中国能够跨越这两个“陷阱”的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也回应了舆论质疑,明确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而“中等收入陷阱”也是肯定要跨过去的。

  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因此冲突甚至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当前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现存大国”美国比较有市场。不容否认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力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确实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美国自二战结束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早已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现存大国;中美两国之间也确实存在矛盾、分歧和摩擦。但是否由此就能得出中美必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结论?实则不然。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月在接受《世界邮报》专访时指出:“我们都应该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强国只能追求霸权的主张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实施这种行动的基因。”

  “国虽大,好战必亡。”这是中国从国内外历史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所以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同时,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而不是要压倒别人,更不是同美国争霸。因为有这样的历史和现实逻辑作支撑,“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而对于美国,中国不但不是一个挑战者,相反还是一个积极合作者。中国把对美关系作为外交优先方向,一贯强调“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完全是基于对中美关系现实的考虑和对发展中美关系的诚意。由此可见,中国不会主动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不过,要完全避免陷入这一陷阱,还需要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走向、发展道路加深了解,有效防止战略误解误判,守住不冲突不对抗的底线。否则,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在成为中等收入国之后,出现经济增长乏力、人均收入水平难以提高的现象。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中国同样面临这一陷阱的考验。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因为中国经济面临持续加大的下行压力,国际舆论认为中国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声音不在少数。这是目前“唱衰中国”的主要论调。必须承认,这一陷阱确实就在眼前,中国对此从不讳言。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跨越这一陷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在APEC会议上所说:“对中国而言,‘中等收入陷阱’过是肯定要过去的,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向前发展。我们有信心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以及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之间找到平衡点,使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不畏浮云遮望眼。”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正从高速转向中高速,但更要看到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可以说,为了实现持续发展、更高水平发展,经济增速的暂时下滑是不可避免要付出的代价。即便是如今的经济增速,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大、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我们有能力实现经济质量和效益“质”的飞跃。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经阶段。“十三五”时期是中国能否成功跨越这一陷阱的关键阶段。只要牢牢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持战略定力,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我们就一定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绝非一片坦途,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误区或陷阱,只要不为杂音、噪音、邪音所干扰,坚定信心、提高本领、迎难而上,最终必定能实现成功跨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