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近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我国的网信事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习总书记不仅指出互联网大有可为的光明前景,还对领导干部运用互联网改进工作、服务群众提出要求,强调“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和平等性等特征。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不同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信息都可以在互联网上传播分享。互联网用户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收者,互联网给每个人参与的机会,他们可以实现与其他用户的实时双向平等交流。正是由于这种传播方式的存在,传统社会中约束信息传播的环境被极大改变,每个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成为话题中心。这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只有适应扁平化、多中心的互联网规则才能与互联网时代共同成长,真正从唯一主体的政府管理走向多元化的政府“治理”。
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官员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对互联网的隔绝、疏离和恐惧。一者,一些官员知识陈旧、思维僵化,完全隔绝于互联网之外。相当数量的官员对互联网民意充耳不闻。再者,政府官员不熟悉网络,不会用网民的语言沟通,在网上说“官话”、“套话”。这些心态和应对方式暴露了政府管理者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滞后。要提高对互联网的认知水平和运用能力,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
第一,促进互联网思维模式内化。政府管理者必须清楚认识到互联网对传统科层制带来的巨大冲击。公众可以在互联网上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可以在微博、微信上发表评论、转发信息、参与互动,甚至网上热议的话题还可以成为政府政策的议程。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话语权,是政府管理者必须感知、认同和内化的“互联网思维”。
第二,加强互联网核心能力建设。政府管理者要想在互联网时代从海量的信息中精准了解公众关切、把脉公众诉求,就必须练就信息收集和信息甄别判断的核心能力。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通过网页新闻、微信、微博和论坛等构筑的数据资源平台,整合、收集公众关心和反响强烈的热点问题、意见建议。同时,要对获取到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和整理,过滤和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对网络民意做出全面解读和准确研判。
第三,推进互联网应用机制创新。一是要依托智慧政府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建设,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建立政府综合性信息资源平台,拓宽公众与政府间的沟通渠道。二是要探索建立分级分类的政府工作人员应用互联网的指导标准和指标体系,将“服务信息点击率”、“回复群众信息准确率”和“服务对象满意率”等指标纳入激励考核,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部门先行先试,逐步对整体运用情况开展考核评估。三是把互联网应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设置为国家工作人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的必训内容,在其他各类培训课程中融入互联网知识,切实提高政府管理者运用互联网联系群众、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的能力,成为驾驭互联网的行家里手。
中国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 让发展成果造福... 2015-12-14 |
【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互联网模式惠及整个... 2015-12-14 |
【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互联网模式惠及整个... 2015-12-14 |
【乌镇峰会专家谈】中国互联网模式惠及整个... 2015-12-14 |
王义桅:中国亮明全球互联网治理观 2015-12-17 |
【网信网评】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共享“... 2015-12-18 |
【网信网评】加快网络空间法治建设 共享“... 2015-12-21 |
李元昊:激发公共治理的群众力量 2016-01-19 |
有效公开,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2016-02-22 |
多管齐下支持互联网企业发展 2016-04-2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