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票务网站大麦网因账号信息被窃取,间接导致全国多地用户受骗。目前至少有17名受害者,被骗至少54万元。大麦网昨天凌晨表示,此事系不法分子使用“撞库”方法所致,现已全面升级平台的信息安全级别。北京警方及成都警方均表示已受理此案,正在侦查阶段。(7月16日新华网)
接入世界互联网22年来,从老百姓衣食住行到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互联网已经无处不在”。只是互联网也并不仅仅是阿里巴巴的宝库,其还有可能会沦为潘多拉的“魔盒”。比如说,“互联网+”加速了信息通信深度融合,降低了信息鸿沟,但个人信息泄露危害已显现于日常生活多个领域。大麦网就因账号信息被窃取,间接导致全国多地用户受骗。
有数据统计,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民被泄露的个人信息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其中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过,包括网民的姓名、学历、家庭住址、身份证号及工作单位等;63.4%的网民个人网上活动信息被泄露过,包括通话记录、网购记录、网站浏览痕迹、IP地址、软件使用痕迹及地理位置等。“互联网+”时代,保护个人信息已刻不容缓。
堵住信息泄露漏洞,企业履责是前提。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建设好这个精神家园互联网企业必须担起责任。比如说,大麦网账号信息被窃取,才间接导致全国多地用户受骗。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企业就必须负起相关责任,在收集、索取个人信息时做到自觉自律,培养合法使用个人信息的法律意识,同时也应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堵住信息泄露漏洞,加强监管是关键。只有搭建起具有事前威慑力的监管网络,才可能保障个人信息数据获得有力保护与合理使用。作为一个为社会成员提供普遍服务的组织,政府无疑应该担起责任,提高网络管理能力,依法履行人民赋予的职责,做到主动监管、纠正网络不法行为,强力铲除网络信息泄露的土壤,切切实实地维护互联网的干净与规范。
堵住信息泄露漏洞,完善法律是根本。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都必须遵守法律底线。若缺乏法律依据,做不到“有法可依”,互联网治理也就缺少“底气”。相关部门必须尽快着手完善法律体系,诸如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等,对公民个人信息采集、使用和保密等问题作出详细规定,让惩戒更加具有操作性,从法律上铲除个人信息泄露“温床”。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在频频爆出的信息泄露事件面前,互联网企业、监管部门、网民必须携手发力,坚持依法办网、依法治网、依法上网,着力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如此才能编密织牢个人信息“安全网”,才能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网络发展带来的红利。
李 记:强力治理“裸官”凸显样本效应 2014-05-30 |
徐明轩:不能止于谴责村民驱离艾滋男童 2014-12-18 |
深圳特区报:编密“袭警”的法律之网 2015-03-18 |
“变通”行不通 有腐当必反 2016-06-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