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护理好城市的“毛细血管”
梅明蕾
//www.workercn.cn2016-11-15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有消息称,为方便缩短女性排队如厕,上海将启用首座无性别公厕。虽然据说有关无性别公厕废与建的争议一直不断,但相信常在一些公共场所见识过男厕空空荡荡,女厕人满为患、内急的女同胞们排成长龙的市民,不会有几人站到“废”的那一边。

  对于上海这样一个超大城市来说,建不建无性别公厕这类事,真是微不足道。为政者们殚精竭虑的事情太多,大到城市经济的发展速度,城市辐射能力的增强,城建交通的升级完备;小到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乃至看病、上学条件的改善等等,不一而足。倘将城市比作人体,那些大事堪为身体的主动脉,而难得在政府常务会议上被议及的“迷你”级事务,大抵算得上毛细血管。主动脉固然须臾出不得问题,毛细血管欠安或也令人百般不自在,久拖不治,没准也大大影响城市亲和力。

  对于国家及城市亲和力的认知,偶尔跨出国门的观光者与资深游客自有不同感受。除开共同感兴趣的异地风物人情,前者关注的多是引人注目的城市外观,如地标性建筑,大型交通设施,豪华的消费购物商城及娱乐场所等;后者可能更会沉潜到城市的深处,体察当地日常生活的细部,如不太显眼的历史遗迹,千奇百怪的特色市场,咖啡馆中的惬意小坐,与人交往中所显现的民风等等。这些大体可视为城市“毛细血管”的东西,往往给人以深刻印象,且成为引人亲近的吉光片羽。

  也许很难给城市“毛细血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起码她应是那些初看起来不甚起眼,却又让人感觉方便、舒服甚至神往的一些城市物事。在一个超大城市中,她可能是一家24小时营业的实体书店,或是老城区里藏着的“养刁了食客胃口”的消夜一条街;当然,也包括国内外优秀乐团常来常往的音乐厅以及通晓赏乐礼仪的听众;更是不断出现的如无性别公厕、可刷手机搭乘公交等便民的新设施、新举措。总之,她们是城市宜居的人气指标,其是否必需不好说,但她们的存在、安畅与否,市民总会有感觉。

  与城市的“主动脉”不同,城市“毛细血管”的生成和护理往往不那么显山露水,更不可能一次砸下多少亿,搞成几个大项目,闹出多大的动静。其作用的发挥也许更需要时间的涵养,其中,对民心的精细体察以及下恒久的功夫尤其少不了。这需要政府、民间和市场的共同努力。看准了的东西,政府应不吝配置资源,并恪守维护秩序的职责。商家经营自须以守法自律不破坏城市家园为前提。而市民作为最终受益者,尽情享用之余,更少不了一颗珍爱之心。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