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机关官微不是个人情绪宣泄口
杨于泽
//www.workercn.cn2017-02-2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期云南丽江成了一个“话题城市”。先是丽江古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自曝遭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然后有网友留言说“永远不会去的地方就是丽江”,而古城区委宣传部官微答复“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古城区委昨日宣布,对两名负责官员停职检查,并进行党纪立案。

  遭国家旅游局严重警告,丽江古城区官微总该体现出某种反省的姿态,但是一副老虎屁股摸不得的架势,一句“你最好永远别来!有你不多无你不少”,虽然并没有赤裸裸骂人的脏话,但流露的完全是个人化情绪,机关官微私人化了。

  党政机关官微“怒怼”网友,这在国内时有耳闻。2013年12月,广西博白县交警官微回应网友咨询处罚依据时,骂网友“你个白痴”。2014年6月,湖南岳阳市政府门户网站官微谩骂环保志愿者是“绿茶婊”。2015年6月,有网友质疑陕西榆林市神木县警车私用,而榆林市公安局官微却回敬“这个社会都像你一样整天无所事事”。

  以上案例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官方立场与个人网络言论没有应有的界限。个人在网上是可以隐身的,这使得个人网络言论有时候成为即时情绪的表达,显得“无拘无束”。机关官微给出的应当是官场“说法”,平和、讲理与责任意识是其应有品质。如果机关官微变成一种情绪化表达,那党政机关与那些隐身网络的个人又有何区别?

  网络时代有“人人都有麦克风”之说,很多党政机关也开办微博、微信等发布平台,可以即时公开政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加强官民沟通。在网络平台上,机构与个人在角色定位、传播目标、表达方式与原则上是大不相同的。机关官微与个人的根本不同,是前者具有价值引领与舆论引导的导向。机关官微发布必须体现权威性,“说法”必须理性、合法,而且符合政策。

  机关官微终究是由机关工作人员负责运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机关官微可以个人化。不管运营团队成员有着怎样的个性,他们在平台发布的内容都必须具有公共属性。这就像传统媒体,它可能有上百人、几百人的编辑记者队伍,其每名编辑记者履行的都是“公务职责”。个人情绪在机关官微上的流露,构成对工作职责的僭越。克服个人倾向,压制个人情绪,是机关官微工作人员职责的前提。

  机关官微变成个人情绪宣泄口,暴露出某些地方某些权力处于失序失控状态。一旦权力缺乏规范,难免会出现种种权力滥用的情形,失言乃至对公众恶语相向更不足为奇。管好机关官微,本质上必须把权力关进笼子。

  党政机关开办官微是好事,但一个前提是,开办官微一定要建立操作规范,不能由着工作人员跟着感觉走。机关官微作为一种发布平台,不仅政策性强,某种意义上还有一定专业性。让工作人员跟着感觉走,迟早会出事。建立一套操作规范,目的是确保官微的“公务”属性,而非个人情绪宣泄口。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