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发展社会办医须先练好内功
陈海波
//www.workercn.cn2017-06-07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社会办医再次站在了风口上。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服务供给基本满足国内需求。

  这已不是政府第一次发文支持社会办医。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要求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2013年印发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点、职称评定等方面同等对待的政策。2015年印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则要求按照“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将社会办医纳入医保定点范围。2016年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

  与上述政策相比,此次《意见》更加强调提高社会办医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可谓切中肯綮,十分及时。近年来,社会办医热情高涨,截至2016年年底,全国共有民营医院16004家,占医院总数的55%。尽管民营医院数量增长很快,但服务量却不相匹配。2016年前11个月,民营医院门诊量为3.6亿人次,仅占所有医院的12%,远低于《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中30%的理想目标。

  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社会办医确实遇到了困境。据了解,民营医院中绝大多数为一级医院和个体诊所,整个行业仍处于小、弱、散状态,服务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同质化严重,多集中在妇幼、眼科、口腔等专科,恶性竞争严重。对此,很多民营医院也是有苦难言。比如人才问题,优秀的医生大都集中在公立医院,一般的民营医院很难吸引他们。尽管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已实行多年,但公立医院的大专家在自己医院已应接不暇,再去民营医院出诊并不现实。因此,很多民营医院的人才结构是“一老一小”,以公立医院的退休老医生与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为主,缺乏医疗骨干,且流动性大。

  服务水平不足及市场化的定位,还使社会办医遇到另一个问题:难以被社会认同,甚至遭遇信誉危机。

  因此,在支持社会办医快速发展的同时,在民营医院数量已经远超公立医院的现状下,必须更关注社会办医的质量,提高其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民营医院要肩负起国民健康的重任,首先得炼好“内功”,扫除积弊,提高水平,让自己真正“挺”起来。

  在医疗服务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公立医院“挤”不进去,民营医院“挺”不起来,老百姓的医疗问题依旧会成为民生痛点。此次《意见》既强调以先进技术、特色服务、品牌质量为重点,充分释放社会办医潜力和活力,又要求促进社会办医守法诚信经营、规范健康发展,可谓正当其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