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要来了“满意”失去的更多
杨于泽
//www.workercn.cn2018-02-09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岁末年初,正是各单位写总结、汇材料的集中时段。据人民日报近日报道,现在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在为此忙得不可开交,一些地方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影响,热衷表面文章,注水抄袭,甚至弄虚作假,使年终总结、考核报告成了“要满意”。

  总结盘点成绩、分析不足,是每年年终这个时间节点都要做的“功课”,往往以书面材料的形式呈现,具有很明显的“形式”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日常工作没有留存轨迹或者准备不充分,就容易到了年终岁末来个临时抱佛脚。这种临时抱佛脚的典型呈现,就成了各种“讨要满意”“引导满意”“交换满意”。

  人民群众和上级领导的评价,本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工作表现,形成的综合反映结果。这就是说,材料中的满意不满意,只是一个客观呈现,这个结果好看还是不好看,不会改变这一年的工作,更不会决定群众的内心真实想法。多数群众的评价很好,当然值得高兴,但如果有各种“不满意”的声音出现,也唯有虚心接受,对照问题,查找得失,才好在来年的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改进。

  不重日常而重材料,也许可以在年终汇报时好看一些,但其实会带来更多的麻烦。“讨要满意”“引导满意”“交换满意”,有的是变相贿赂,有的是施加无形的压力,有的是用“满满的套路”对待群众。群众当面表达了“满意”,但不是内心真实想法,他们会怎么看待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的工作?这些形式主义的做法,都原原本本暴露在群众面前,群众看在眼里,形成了不好的印象,日积月累,再想改变就很困难。

  作为一种内部管理、推动工作的方式,年终总结是很有必要的。撸起袖子干了一年,不管对于一个地方还是一个单位、一个个人,年终总结都具有验收过去、迎接未来的作用。取得成绩有原因,存在问题要梳理,这是一个反思的过程,也是致力于提高的努力。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热衷于“数字化测评”,平时却不怎么和群众打交道,对群众的想法和感受不清楚,工作部署闭门造车,摸不着矛盾,找不准问题,工作推进越来越陷入被动,想让群众满意也更困难。

  总结汇报不是一定得反映成绩,任何工作都有得有失,面对不足敢于反思,一样是积极的态度。群众也并不会全都满意,永远满意,让那些“不满意”的声音得到呈现,勇于面对,积极改正,一样是很好的总结。反对和避免年终总结变成形式主义,就要回到初心,真正把总结落脚在盘点成绩并分析不足。盘点成绩要实事求是,问题和不足坚决不回避,立足于吸取经验教训、有效推动工作。

  总结汇报,不妨公开讨论、集思广益,激发大家“学思践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用成绩鼓励人心、增强信心,以知不足达到知耻而后勇的目的。一篇总结拼高低,一纸汇报定胜负,这本身就不科学,有违实事求是的精神。总结是始是知,出实招、求实效是终是行,两者合体就是知行合一,即是有始有终。知行合一,这是共产党人必备的修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