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今天启程前往欧洲访问,他将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在布鲁塞尔举行中欧领导人会晤,然后去克罗地亚参加“16+1”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这是中欧开展深度交流的重要机会。
然而在这两大会晤举行之前,欧洲一些有影响的媒体披露出中欧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难产的消息,并借此炒作中欧的分歧,给双方合作泼冷水。
中欧领导人会晤是年度机制,双方2016年、2017年的会晤都未能发表联合声明,如果这一次也无联合声明,并不意味着双方合作出了大问题,只能说明有一些双方各自都不想让步的节点卡住了联合声明的酝酿。比如欧洲媒体的报道称,欧方希望提新疆问题,我们认为中方拒绝这样的联合声明是很正常的事。
习近平主席刚刚访问过欧洲,取得一系列成果。中欧本周将举行的领导人会晤只会延续习近平主席访欧的成果,不太可能有别的意外。2016年、2017年双方会晤没有联合声明,但中欧合作发展的大趋势并没有受到影响。
中欧存在分歧不足为奇,但双方关系的主流是不断扩大合作,而不是围绕那些分歧进行发作。欧洲舆论喜欢自以为是地炒作中欧纠纷,刷它们自身的存在感,它们反映了欧洲人中间的一些真实情绪,但夸大了这些情绪对中欧关系的实际影响力。
欧洲人在对华关系问题上近年形成一些较明显的心理动向:
一是有点畏惧同中国开展竞争。他们担心中国作为超级经济体不断提升高科技能力,从而令欧洲的经济和技术逐渐失去优势。
二是在对美和对华关系的战略层面犹豫、摇摆,对国际关系中安全、贸易以及气候问题、多边主义等复杂的利益交叉难以厘清,因此在中国究竟是战略合作伙伴还是竞争对手问题上有些患得患失。
三是中欧合作的利益越来越大,同时双方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纠纷无法调和,“人权”等分歧究竟应该放在什么位置上,欧洲各国需要操心经济和民生的政府与吃意识形态饭的一些力量的内部意见就不一致,所以整体上也显得分裂。
四是欧盟扩大后,东西欧之间的发展有落差,这是加强欧盟团结的消极因素。但是欧盟大国把这个问题的很大一部分账算到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机制上,认为是中国“破坏了欧盟的团结”。这种看法不能不说很狭隘。
虽然存在上述不利因素,但它们对中欧加强合作所产生的实际负面影响是有限的。中欧双方由于没有严重地缘政治竞争的根本性干扰,彼此合作总的来说遵循了务实的逻辑,并且形成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大的共识。今后双方拥有化解纠纷的更加充分条件,这个趋势应当说是真实、明显的。
欧洲在经济上对中国的最大意见是认为中国市场不够开放、知识产权保护不严等,中国今年两会上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尽管欧洲一些舆论宣扬这一新法“不够彻底”,更多回应了美国方面的关切,但中欧解决投资和知识产权纠纷有了全新的基础,这是毋庸置疑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越来越开放,欧盟则有对华越来越防范和保守的苗头。欧盟的这一动向肯定是双方扩大合作的消极因素,欧盟需要自我反思,中方也应对它有所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