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根据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针对35万份有效问卷的分析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扣除保险等费用后还要更少,再加上房租、通讯、交通和日常饮食等必备开支,的确要“月光”和“啃老”。
但是2400多元起薪是多是少,关键在于以何种标准来衡量。
根据统计部门的数据,从2006年到2013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翻了一倍多。全国范围内,从2006年到2013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从20856元增加到51474元,北京市的数据从40117元增加到93006元。在2006年时,在京高校毕业生能拿到平均工资的七成左右,但到了现在,北京毕业生起薪3019元,不足社会平均工资四成。
与此同时,相比于2006年,当下的房价则上涨了数倍,房租翻了一番,部分消费品的价格也出现了翻倍式的上涨,毕业生起薪的实际购买力大幅度下降,这才是毕业生吐槽起薪低的真正原因。
有人说,高校毕业生数量过多是起薪低的主因,2006年时高校毕业生413万,去年则为699万。同期我国的经济总量也在增大,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2006年的2.62倍。照理说,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人才市场应当需要更多高校毕业生。
当然,应届毕业生平均工资是由市场决定的,既然低,就说明在目前的就业市场,一无工作经验二无职业技能的应届毕业生,对于用人企业而言的确“只值这个钱”。
还需指出的是,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绝大部分为公立院校,其学生教育培养成本主要来自于拨款。浙江省2013年曾对省内60所公办普通高校进行成本监审,全省公办普通高校生均每年教育培养成本为2.7万元,而平均学费不过才5000多元一年,剩下的2万多元都是来自全民的“腰包”。但如此耗费巨资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市场上却越来越贬值,或者说,无法与人才市场需求相对应。
对于毕业生而言,低起薪让他们觉得“很冤枉”。自己一路搏杀,从小升初一直拼到考研独木桥,最后走到就业市场。学校教会了他们如何考试,老师却没能告诉他们该如何掌握职业所需的技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过去的几年里,热衷于扩招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了大量技术性人才,却缺乏对技能型人才的关注。
工资多寡与工作本身的舒适性、体面性和劳动强度皆有关系,即所谓补偿性工资差别。高校毕业生多愿意从事办公室内的技术型工作,这样的“好工作”自然比劳动强度大、环境不佳的“坏工作”薪水低。当技术型岗位人才供过于求时,起薪连年不涨就不难理解了。
还有一点,毕业生在求职时,热衷于扎堆体制内,但事实上,随着经济体制不断改革,体制内单位用工增速远远慢于体制外。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2006年到2013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只增加了409万人,但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3603万人,外资及港澳台资单位增加了808万人。
没有工作经验、缺乏职业技能的应届毕业生,并无多少与用人企业“讨价还价”的资本,2400元的起薪,相对于教育培养成本和社会平均工资而言的确有些少。但在数年之后,职场“新人”蜕变之后,能否拿到满意的薪水,则取决于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