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诗歌船”,请驶入时代生活大潮之中
//www.workercn.cn2014-09-0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媒体报道,以北京大学教授、著名诗人臧棣命名的“诗歌船”,开始了它在黄浦江的首航,世界各大媒体驻沪机构和上海的媒体记者们一起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幕。

  “诗歌船”项目,是上海“外滩艺术计划”的子项目,在上海贝思诺在去年成功举办的“2013外滩艺术计划”基础上,推出的重要文化项目。“诗歌船”是近百年新诗史上的第一次,也是上海开埠以来的第一次,目的就是将诗歌纯净的能量,注入疲惫的日常生活,实现诗歌行为对公共生活的深度介入,让公众在外滩这个典型且有着象征意义的当代场景里遭遇当代诗歌,与之对视、对话,交流乃至交融。

  “诗歌船”项目的内容,是将上海外滩金陵路码头的一首轮渡命名为“诗歌船”,并将码头、船体内的写真灯箱作为当代诗的发表载体,陆续发表国内外极具影响力和文本创造力的当代诗力作。“诗歌船”项目每周推出一个在中国当下语境里产生的卓越诗人和文本,努力在文学本身意义上,甚至文化上,为当代诗在新世纪以来所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行检阅和巡礼,努力将当代诗歌拉回到汉语本身的进展之中。通过诗歌文化“介入公众生活的方式”,与公众充分互动,让公众感受到当代诗创作向时代生活的纵深掘进,体验到当代诗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精神。主办方表示,这项诗歌文化活动不仅是充分挖掘诗意内涵,更是探寻诗歌对于精神、道德、伦理的价值意义。

  这样的活动是一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文学和文化形式。就世界范围来看,是用诗歌这种纯粹依靠文字的力量来对公众文化深度介入的行为,此前,只有美国的好莱坞具备这样的文学向文化转化的能量。因此,有诗歌评论家把这个“诗歌船”看做是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

  在历史上,诗是为着一种已经完成的社会华丽的仪式和庄严的仪仗而创作的,只有在这样的社会中,诗歌的光荣才会有它应有的地位。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这种诗歌的光荣的观念。我们曾经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无论是唐诗的飘逸通达,还是宋词的婉转流畅,我们的民族曾经流淌着诗的血液,传承着诗意的灵魂。从文化精神实质上说,诗歌需要的是英雄主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这样的社会条件、时代文化和精神氛围,才是诗歌本身的生存土壤。

  而今,商业文化放纵狂欢,消费主义盛行,物质和欲望几乎主导人们的行为,大众时尚已经成为社会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曾经有过的诗歌时代、美学时代,似乎逐渐被物质时代、消费时代、欲望时代取代。因而,今天似乎已经很难再出现那些真正反映时代精神、表现民族性格、倾吐人民心声的诗歌作品了。甚至,在某些人的炒作和恶搞之下,我们逐渐失掉了诗歌精神的人文追求,我们的心灵中已经很少有诗意了。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文化中,缺乏诗歌,缺乏“诗歌精神”,这不仅是文学的一个现实问题,也是我们的精神文化的现实问题。

  诗歌文化理论,能够给我们启示。诗歌具有高贵性和神圣性,诗歌的目的在于追求反映真理,诗歌担当着瞻视往古,放眼未来的职责。诗歌的精神价值的作用,在于它渗入人类的心灵,表达最崇高的思想、情感。诗歌抚慰心灵、安妥灵魂的作用永远不能被取代。人类具有那永恒的本能——无休无止、不可抵拒的诗的冲动……

  从诗歌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来说,一个民族不论在任何时期,都不能消失了诗的本能,不能泯灭了诗歌心灵,缺失了诗歌精神。如果一个民族失掉了诗歌精神的追求,而只有时尚,只有娱乐,只有消费,只有功利性的物欲,只有实用主义,那么,这个民族的心灵就会日趋浅薄和苍白。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了诗意,那么,我们可能会泯灭了文化感受性、道德同情心和人类终极精神价值的追求。“诗歌船”起航了,我们希望它不仅激起诗歌的美的浪花,更相信这只“诗歌船”会汇入时代生活的大潮之中,破浪前进。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