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聚焦:公益基金重奖名校考生的“是与非”
//www.workercn.cn2014-09-11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甲方:有些担心,需要引导

  一个社会的公益度,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这种善意是一个社会不可或缺的品质,是公益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个人拿出重金,重奖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这从一个方面证明,社会并不缺少捐资助学的热心人士。

  在感到浓浓善意的同时,这种对考上北大清华考生的重奖,很容易让人担心,是否会让稍微弯一下腰的分数决定论再次抬起头?或许,考上北大清华的考生,在学费问题上的需求并不迫切;那些考上一般高校的学生,可能更需要社会伸出一把手。

  诚然,“爱心本自由,不能乱指摘”,但我们还是想提出一点希望。如果这笔奖金,用来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特别是用在抓基层打基础上,即使轰动效应降低了一点,但带来的助学效果可能更好。一个地方的教育基础完备了,学生整体素质提升了,相信这也是公益人士愿意看到的。

  民间助学热情,可以也需要引导。期待更多爱心人士能摒弃公益事业中,特别是捐资助学中的“精英情结”,更加关注基层基础问题,从而带来助学效益的最大化。(毛建国)

  乙方:方向没错,请勿曲解

  设立教育奖励基金,重奖考上清华北大考生,很容易刺激眼球,也易与时下诟病“状元热”的畸形功利导向,以及一些公益捐赠“扶强不扶弱”的观念联系起来。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公益慈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选择资助谁、怎么资助,他人无权干涉。广东恩平设立的高考专项奖励基金,是澳门恩平同乡会会长冯活灵出资的,并非财政资金,无须遵循公平的伦理。

  其次,重奖考上清华北大的学生,并不等于是重奖状元,尽管有可能在现实中出现重迭,但确立的导向却是不一样的。清华、北大的限定,确立的是对顶尖教育的向往,目的是留住优质生源,增强教育的家乡自豪感。奖励和资助恩平本土的学生上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教育,终归方向是没有错的。

  勿曲解重奖考上清华北大学生的善意。公益与教育的结合,是对教育环境的改善,是很纯粹的善意。(木须虫)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