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期待莫言诺奖后的“处女作”
//www.workercn.cn2014-11-0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谈及这两年来自己生活上的变化,莫言坦承自己不如以前接地气了,“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艺术创作的第一主角。作为一个作家来讲,我更愿意选择到农村、车间里去跟劳动者打成一片。”

  掐指算来,莫言荒废写作已经有很多时日了。若是老这么“不接地气”,他非得成为一个现代的老“仲永”不可。莫言的坦诚,倒不如说是一种无可奈何,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他几天前的一个愿望。10月25日下午,“莫言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莫言说自己明年上半年可能会找一个地方“躲起来”写一部作品,“不管是大的(作品)还是小的(作品)。”如果莫言真能写出个东西来,那也算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处女作”。这样一想,我倒是非常期待莫言的另类“处女作”了,可这真的很难。

  写这个“处女作”,对于今天的莫言来说,找段时间是谈何容易啊!他能摆脱这么多世俗的羁绊吗?就拿我身边的事情来说吧,前几天,我的一位朋友得了鲁迅文学奖,开完本地的庆祝会我对他说:“千万别得了鲁奖后和莫言一样,没时间写东西了啊。”他坦言,现在需要讲的课、开的会很多。我向他建议:“有的讲课就不必去了吧?”这朋友听了我的建议很气愤,声音很大的说了几句话,大意是:人家以前拿咱们当朋友看,现在不去讲课就显得自己太不够朋友了。听完他的话,我无语。估计莫言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甚至更多吧!

  这个“处女作”写什么,也很让人犯难。《透明的红萝卜》之类的怀旧故事是没法子写了,他已经写得够多。《红高粱家族》这样的家族史、寻根文学,也是写不得了,周迅主演的《红高粱》都拍成电视剧了,已经没法再写。再写《蛙》这样的现实题材作品,估计莫言已经“管郎才尽”,天天在讲台、舞台、屏幕上,他哪里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啊!对了,他倒是可以写写自己是如何由一名作家“成长”为一位娱乐名人的,可这还不惹来骂声一片?所以,如今的莫言要是不能立即一头扎进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的话,那即使想写也不知道写什么好了。

  这个“处女作”写的如何,对于今天的莫言来说,更是件挠头的事情。今时的莫言,已经不是昔日的莫言了。读者、业界、同仁会以诺贝尔奖甚至更高的标准来要求他,来衡量他。估计怎么写都会有人不满意。郑振铎在《永在的温情》中,回忆了鲁迅的一段话:“有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寄一篇稿子来请求他改。他仔仔细细地改了寄回去。那青年却写信来骂他一顿,说被改涂得太多了。第二次又寄一篇稿子来,他又替他改了寄回去。这一次的回信,却责备他改得太少。”然后鲁迅说,“现在做事真难极了!”未来莫言写作和鲁迅改稿,很有可能会是件差不多的事情,怎么都难让人满意。

  不止是我,相信很多人都在期待着莫言的“处女作”,但这个期待真的很难实现。这不只是莫言面对的困局,也是很多中国作家面对的困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