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一纸一字之变能否让人心里踏实
大罗
//www.workercn.cn2015-03-2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勾犇/CFP

  近日,中央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提出,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李克强总理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体提供相应基本公共服务,取消居住证收费。”

  近些年来,改革不断推进,就业人口流动已成常态,然而暂住证所附带的社会权益含金量不足,让各类职工困扰不已,比如孩子上学、车辆购置等。从暂住证制度到“升级版”的居住证制度,“福利含金量”逐步向户口本看齐。改革每一步都体现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逻辑。

  一个居民从户籍地流动到另一个城市,他之所以应当在这个城市享受公共服务和权利保障,是因为他通过工作、纳税、缴纳社保费和消费,为这个城市作出了贡献。如今,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民工进城务工已经历时30多年,只能办暂住证,显然不合理。

  不少城市都在尝试性突破,取消暂住证,实行居住证,但多是“摸着石头过河”,好些改革因为缺乏顶层设计,红利并没有进到相应人群的“兜里”。“暂改居”后,字换了证换了,福利还是享受不到。这轮户籍改革真正的要义和福祉是——“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这一点,正决定了外来人口能否在城市“扎根”的关键。

  从暂住到居住,不应该只是一纸一字之变。城镇化不断推进,终将推到户籍改革难墙,改革既已起步,接下来各地、各城市,就应妥善建立好相关的公共服务机制,甚至是创造性的配套措施。让广大职工享受应有的待遇获得感,真正留城扎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