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打工路上:高龄农民工数据“消失”何以受关注
赵昂
//www.workercn.cn2015-03-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于有媒体质疑《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未像往年一样公布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一事,国家统计局做出了回应,表示并未忽视农民工结构数据统计,而是因为该数据年度间变化较小,故而将其改为隔年发布。

  其实,如果仔细阅读这份引起争议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会发现其中并非完全忽略了农民工年龄结构的相应数据。与2012年的报告将农民工分成五个年龄层,再进行相应统计分析不同,2013年的报告将农民工分为1980年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和之后出生新生代农民工两类,并分别列出相应数据。从这点能看出,统计局的回应理由是能站住脚的。

  当然,如果对比2013年和2012年两份全国农民工监测报告,会发现其中的不同不止年龄结构这一项,2013年的报告增加了外出农民工从业时间和强度等数据,这些新增内容,也与农民工的权益息息相关,不能忽视。

  事实上,公众关注农民工年龄结构数据,特别是高龄农民工数据的背后,其实是对农民工,特别是高龄农民工工作和生存状态的关注。

  不可否认的是,高龄农民工群体十分庞大,其相应社会保障力度不足,让他们如何老有所养成为待解难题。而当工地上和车间里挥汗如雨的农民工中银发者越来越多,这对“中国建造”和“中国制造”的未来,并非一件好事。

  准确的数据信息往往能为理性决策提供依据。不过,在现实中,一些农民工流出地区和流入城市对农民工数据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并不重视。部分城市农民工人口数据信息的缺失或不健全,使得这些城市在为农民工提供相应公共服务时,在一定程度上缺少相应的数据依据,最终使得一些举措未能顾及农民工的整体情况,或与他们的需求不符。

  诚然,农民工因流动性大,使得相关部门收集和整理其相关信息并不容易。不过,在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时代,即便很多困难依然不便克服,但较之过往,技术手段已然先进许多。也就是说,覆盖农民工群体的人口数据体系应当较过去更为健全,地方有关行政部门对于当地农民工的具体情况应当有更多准确掌握,并依此准确施政。

  公众之所以纠结一个数字,不只是纠结数字本身,更是在追问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不要说数字从15.1%变化成15.2%,就算没有变化,有关部门也应当加以公布。逐年增加,或者突然放缓,甚至持平的高龄农民工比例数,难道不值得去分析么?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