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深夜时分,打开关明先生长篇新著《人民利益》,缓缓地读罢几页,蓦然想起《那儿》来。
《那儿》是部中篇,出自曹征路先生之手。11年前在《当代》首发后轰动文坛,《小说选刊》等重要文学选刊纷纷转载,并收入《2004最佳小说选》,文学评论界甚至理论界也为其一言难尽的隐喻和象征进行过多轮激辩。
反响不绝如缕的《那儿》以国企改制为题材,描写了在这一过程中职工利益受损与抗争的故事。小说的主人公“小舅”是矿山机械厂的工会主席,曾经的劳模和厂里的技术尖子,当了工会主席后,一心想为工人办事,谁知竟屡屡受挫。先是让工人集资买岗位,结果被贪污犯拿去投资,打了水漂。后又召开职代会,决定由港商整体收购工厂,全员安置,改成私营公司。过户时才发现,原来自称资产十几亿的香港公司不见了,却变成了一家本省的公司,而所谓的注册资金就是以收购矿机厂以后的实有资本来充抵的。于心不甘的“小舅”说服工人拿出仅有的房产证作抵押贷款,以取得矿机厂的控股地位,但最后上面又变了卦,房产证也要不回来。最后,“小舅”躺在空气锤下,怀抱脚踏开关,以自己的死做了了断。
如果说惨烈得让人不忍卒读的《那儿》给读者留下无尽悲怆,那么不无悬念的《人民利益》则带来了别样的厚重之感。《人民利益》中,主角依然是工会主席,不过这一回视点穿过企业、行业,最终凝聚在——朔方省北梁市总工会主席呼维民身上。三十多年前曾在北梁农村插队,后来又在当地东山机械厂当过工人的呼维民,党校毕业后原本被安排担任副市长,却阴错阳差当上了这个城市的总工会主席。在成功化解上访讨薪、职工对立,引领并参与建立工会、金秋助学、送温暖、清理欠薪等一系列行动后,呼维民对工会这个原本陌生的行业越来越熟悉,与职工群众越走越近,最终“搭错车走对路”,决意在这个“职工娘家人”的岗位上与职工不离不弃。
小说作者关明平日里睿智风趣,这在《人民利益》中都有所展露,无论故事的拿捏、细节的铺排、结构的营造及地域风俗的熟稔运用上,无不洒脱、到位。小说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金秋助学”及建会、维权等工会工作艰难推进的主线索下,交织着多重情节与人物:一些无底线的民营资本对国家资源及劳动者的疯狂掠夺及其与权力的沆瀣一气;传统国企在市场经济进程与全球化竞争语境中的沉沦和东山再起;迭起的悬念故事和精准的场面描写不仅为读者考量现实生活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与支点,也使读者拥有了透过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博弈,认知劳动关系的错综复杂特别是工会的职能和作用的感性平台。尤为称道的是,读者在为文学人物长廊新增添的文学形象悲欣交集的同时,也仿佛伴随其左右,领略着工会无可替代的影响力。
就我有限的阅读来讲,在文学强弱浓淡不一的表述中,伴随着市场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工会干部形象已由最初单薄的配角提升为主角并凸显于文学前台。
比《那儿》早八九年,同样聚焦国企改革的《大厂》20世纪90年代中期于《人民文学》刊发,文坛亦为之一振。可惜,其中工会主席仅仅有名有姓地出场两三次。在作者百余字的相关描写中,忠于职守的工会主席本分地为工人的住院费、医治情况向厂长发声。
比《那儿》晚几年,有小说《女工会主席》出版。此外,以《工会主席》为名的影视剧似乎也曾现身于荧屏。近一二十年还应该有诸多同类题材的长短篇行世,可惜我孤陋寡闻,未曾得见真容。
抚读关明的《人民利益》,怀想《那儿》、《大厂》等著作,面前呈现的是一个个日渐丰满,愈发生机盎然的多样化的工会主席形象。应当说,比起作家谈歌、曹征路,在工会主席形象的捕捉和勾勒上,关明开辟出了新的天地。《人民利益》中,不仅呼维民血肉充盈、胆识兼具,在他身后还活跃着多层面的工会干部群体形象。关明和谈歌、曹征路同样关注现实、情牵职工、心系企业,但作为工人日报原记者、现工会干部,在工会系统浸淫20余年的他,有着后两位作家难以企及的优势。所以也才有了呼维民这样有血有肉“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的工会人、工会主席形象。
小说原以“劳动关系”为书名,寄寓了作者叩问时代、烛照生活、书写工会的深意。在《人民利益》接近尾声处,主人公呼维民说:“我认为,工会是天底下最有意义的职业。”这句话是小说人物情由境生的肺腑之言,还是小说作者情动于中借笔下人物的嘴款款道来?我无从判断。但不能不叹服这话别具只眼和勇气,不仅该为之浮一大白,还可欣慰地讲:如今可道不寻常。
南方日报:对满文军吸毒不必吃惊 2009-05-21 |
南方日报:对满文军吸毒不必吃惊 2009-05-21 |
聚焦:“常回家看看”入法激起百感交集 2011-01-07 |
顾 骏:在“行动”中,认识当下中国 2011-11-07 |
涵 今:“狱中生活”岂能变成“消费品” 2012-04-18 |
王 屏:日本右翼人数不多,声势很大 2012-08-30 |
道德观察:轻飘飘反思不如等等真相 2013-08-24 |
高谈阔论:好饭不怕晚 2014-01-06 |
高谈阔论:好饭不怕晚 2014-01-06 |
燕赵晚报:“收费过低论”把错了中医发展的脉 2009-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