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沙特“去油瘾”计划能否成功?
毕振山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4月25日,沙特首都利雅得,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记者会上介绍改革计划。东方IC 供图

  当地时间4月25日,世界头号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公布了旨在摆脱对石油依赖的庞大经济改革计划。按照这份计划,沙特将大力发展教育、民用和军事工业、房地产和旅游业,到2020年基本摆脱对石油的依赖。沙特的这一改革计划既是为应对低油价的冲击,也是为改革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外界普遍认为该计划方向正确、难度较大。

  沙特国王萨勒曼25日在内阁会议上批准了这个名为“沙特2030愿景”的改革计划。在长达84页的计划书中,核心内容是出售沙特国营的阿拉伯石油公司(阿美石油)的部分股份,并建立世界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沙特副王储穆罕默德表示,阿美石油的估值在2万亿至2.5万亿美元之间,沙特准备将该公司上市,然后出售其5%的股份,筹得的资金将作为总规模2万亿美元主权财富基金的一部分。这一主权财富基金的收入将用来在沙特国内外进行投资。

  除了上述内容,这份改革计划还涉及经济的多个方面。在私营经济方面,沙特计划把私营部门在经济中的比重从目前的40%提高到60%,并承诺给常驻外籍人口提供绿卡,方便其在沙特长期工作和生活;在国防工业方面,沙特计划使本国工业承接国防支出的比例从目前的2%提高到50%;沙特还希望吸引更多外资,大力发展教育和旅游业。此外,沙特计划把失业率从目前的11.6%降低到7%,把女性参与工作的比例从目前的22%提高至30%,把非石油产业的收入从目前的440亿美元增加到2670亿美元。在穆罕默德看来,如果改革推行顺利,沙特经济到2020年有望摆脱对石油的依赖。

  沙特之所以出台这一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计划,首先是为了应对当前的经济拮据局面,而导致这一局面的“罪魁祸首”就是低油价。由于全球石油供给过剩,国际油价近两年来一直“跌跌不休”,目前已经下滑至每桶40美元左右,石油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超过70%的沙特因此“损失惨重”,去年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约980亿美元。为了填补财政亏空,沙特此前已经采取了削减汽油、水电补贴和发行债券等措施,这次推出的计划显然是要将收入多元化的改革进行到底。穆罕默德明确表示:“过去很多年来,沙特人已经养成了‘油瘾’,这是很危险的,它阻碍了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不过,沙特的改革并不意味着会减少对石油产业的重视,相反却表明沙特为维护自己在石油市场上的份额做打“持久战”的准备。上述改革计划的筹划人和执行者穆罕默德是国王萨勒曼的儿子,虽然他年仅31岁,但却身兼国防部长、经济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等要职,外界普遍认为沙特的石油政策都是由他决定的。尽管低油价对沙特不利,但穆罕默德却一直坚持只有伊朗参与才会同意限产。此次推出全面改革计划,意味着穆罕默德即使冒着低油价长期持续的风险,也不愿在激烈的石油市场竞争中让步。

  当然,穆罕默德的改革也着眼于改变沙特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尤其是私营部门过于弱小的问题。沙特大多数民众对该计划表示支持。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东和中亚事务主管艾哈迈德称,这些改革措施正是沙特最需要的,但关键是如何将宏伟计划变成现实。其实,沙特早在40多年前就喊出了“摆脱对石油依赖、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口号,但时至今日都未能实现。不少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缺乏透明度、贪腐严重等障碍依然存在,沙特私营部门的成长道路将十分艰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