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传承着技艺,更传承着价值观
方大丰
//www.workercn.cn2016-10-14来源: 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导语:近来,大国工匠的精彩故事引来各方点赞、喝彩。人们感叹于其出神入化的技艺,感动于其不懈坚守、精益求精的精神,同时,也为他们技艺和精神的传承有所心忧。

  今天,传统师徒制还有存在的必要和空间吗?师傅还愿招徒弟、还能招到徒弟吗?师徒制的内涵、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师徒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和情结?在当下和未来的生产工作、创新创造中,师徒制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新闻评论版推出“技艺传承,师徒关系的变与不变”纵横谈,与大家一同思考并寻找答案。

 

  ●一项研究表明,一家高科技公司里1000名员工参与师徒制5年后,获得升迁的比率是没有参与师徒制员工的5倍。而担任师傅的员工,获得升迁的比率是没有担任师傅的员工的6倍。

  ●师徒之间,既是技艺、学识的传输,也是为人、品德的授受。

  “对没有学过技术的人而言,很难想象师傅的分量,更不要说如山的师恩了。”有人说。

  在中国传统伦常中,师徒关系是最重要的非血缘关系之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徒之间包含着太多情愫,有彼此付出,也有不可违背的礼数和尊严。

  随着“工匠精神”的被重视,师徒制具有的“教学相长”效应也被一些管理者重新打量——在一些先进的制造企业,那些在基础工艺方面拥有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被寄予厚望,管理者希望师徒制能让大师们传帮带出更多技术能手。

  不过,情况远不如想象的好。

  两年前,一次会议上,湘潭电机集团技能大师牟密感叹:“现在做师傅总感觉缺少我师傅那时候的神圣感,更难说成就感。”湘潭矿山设备公司的周建平大师回应:“当年我们数十人求师,一位师傅仅授徒五人,如今我免费开山五年难觅一徒弟。”

  师傅难做,徒弟难觅。师徒制这一源远流长的文明传递机制,今天显然遭遇了困惑。

  湖南省总工会组织过一次“忆师恩”征文活动,其中一个故事令人印象深刻——邵阳酒厂的车间副主任张四平永远记得,30年前父亲将他送到师傅邓维树身边时,邓师傅接了一碗酒,沉着脸示意他喝一口。一口酒下去,张四平呛得眼泪横飞。师傅说:“这就是酒。”“要对你做的东西心存敬畏”——多年来,张四平带了很多徒弟,他师傅也退休了,但他一直满怀虔诚地传授着师傅的训诫:“酒不会变,变的只是人心。人心不坏,酒就坏不了。”

  今天,那种对职业或产品的敬畏心似乎成了稀缺品。

  师徒之间,言传身教的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也需要栽培人品,所谓立人先立德,唯有先做好人,方能谈及做好事。

  嗜之愈笃,技巧愈工。许多被津津乐道的师徒故事表明,培养对职业的热爱之心,正是师徒制的特殊效应——所谓工匠精神,其核心要素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制造的产品有深挚的爱心。

  “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谓古文六艺之业;解惑,谓解此二者之惑。”曾国藩的这番解释,说明师徒之间,既是技艺、学识的传输,也是为人、品德的授受。

  这种价值传承效应,被证明是其他培训和课堂教育无法给予的——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先进的现代制造企业中,有没有师徒制对员工的事业发展影响很大。沃顿商学院曾做过一项研究:一家高科技公司里1000名员工参与师徒制5年后,获得升迁的比率是没有参与师徒制员工的5倍。而担任师傅的员工,获得升迁的比率是没有担任师傅的员工的6倍。

  德国的大公司长期以来一直在培训年轻人,每1000名工人就有40名学徒。在被各方接受的价值体系中,“工匠精神”水到渠成地实现着代际传承。

  一个人能够通过自己的阅历来帮助别人一起成长,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对中国很多技能大师而言,以师徒机制进行“传帮带”,同样是充满荣誉感和自豪感的事情。现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有时缺少这样一种机制让年轻人相信,钻研技术是有前途和令人自豪的。

  国庆前夕,在湖南湘电集团的金工车间,有“神刀手”之誉的技能大师董日中面对记者“有多少徒弟能成为未来的董日中”之问时,陷入困惑。他表示,“利益驱动”导致了年轻人认为钻研技术不值得。

  我们真不能责怪年轻人因为“利益驱使”而不肯钻研技术,因为任何一种价值观得以传承,都应该有相应的价值实现机制做支撑。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