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看台声音】让足球回归足球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6-10-1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这个寒意渐浓的季节,其实一点也不想谈论足球,但作为一个媒体人,似乎又绕不开它。球迷的心情也庶几近之,不忍心看,但又不得不看;不想谈论,又骂并调侃着。这种欲走还留、欲说还休、欲罢不能的感觉已伴随我们多年。

  它是一种折磨,何尝又不是中国足球的悲哀?

  国足输给乌兹别克斯坦,把球迷仅剩的一线希望撕得粉碎。半场零射门,全场两脚射门和三次被对手击中横梁门柱,让大家看清了国足和亚洲高水平队伍的差距,也让我们回到真切而残酷的现实:这次冲击世界杯,其实和过去本没有太多的不一样,只不过是多打了10场比赛而已。国足固然没有踢得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我们之所以感到些许失望,不是因为国足踢得多么臭,而是我们本不应对他们抱有太高的期望。足球归根到底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以现有的人才储备,国足要是能从12强赛中出线,那才是不正常的。

  高洪波主动辞职,这是可以料想的结果。输球总是要有人来担责。临阵换帅,中国兵法视为大忌,但在国际上却是惯例。国足“理论上出线的可能”来得比往常早了些,那么主教练早点辞职,也是应该的。于足协,是对公众有了交代;于高洪波本人,也是一种解脱;于国足将士,也是换个“活法”,没准还能激发出不一样的能量。问题仅在于,“换帅”真的如“换刀”一样管用?传说中的里皮或希丁克真的是国足的救世主吗?我深表怀疑。

  中国足球的问题,要只是一个主教练的问题,我相信国足早就冲进世界杯了。足球运动自有其规律,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足球,从一开始就缺乏合理的系统设计和规划,大家都关心国足,关心世界杯,管理者也围绕着世界杯的出线权打圈圈,结果反而欲速而不达,离世界杯越来越远。这些年,大家开始意识到青训的重要性,“校园足球”搞得轰轰烈烈,但相关配套措施又跟不上,终归是“政绩工程”,雷声大雨点小。

  有趣的是,就在国足兵败塔什干的同一天,专业足球数据网站footballdatabase发布了最新一期世界俱乐部排名,中超共有7支球队名列亚洲百强榜,恒大位列亚洲第一。这和国足12强赛四战不胜,仅积1分形成多么强烈的反差!联赛的“繁荣”除了让中国球员变得“有钱”,又帮到国足什么?

  不怎么有趣的是,就在国足兵败塔什干的前一天,广州U11业余足球赛惊爆假球风波:在10月5日的亿达锐克金秋杯国庆邀请赛最后一轮比赛中,当时2005年龄段组别排名第二、三位的两支广州球队东山小爷队和tikitaka队在上半场比分为1比2的情况下,下半场画风突变,tikitaka队球员中圈开球后直接带球到己方球门前射门,最终东山小爷队以25比2取胜。这个比分令原本积分领先并手握17个净胜球的广东青苗队冠军梦破灭,东山小爷队最终捧杯。“娃娃”选手也会打假球,这足见中国足球“假”风之盛,已渗透到了某些人的血液中。

  似乎扯得有点远了,但这些其实都是中国足球生态的一部分,国足从来不是孤立的11个人,他们不会凭空去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普通人可以把足球当成一种谈资、发泄,但吃足球饭的人却应该有专业的态度和精神。当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不干专业的事,不按足球规律出牌,他迟早会得到惩罚。国足的出局,不过是惩罚之一种罢了。

  足球只是一种体育运动,按项目规律办事就好,不必负载太多不必要的东西。让专业的回归专业,让足球的回归足球,中国足球或许还有救。像目前这样,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为换帅而换帅,为搞校园足球而搞校园足球,为吸引注意力而疯狂砸钱,把足球变成某种工具,我倒觉得,中国足球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