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陋室观复】告别都市生活? 先梦一下
欧阳
//www.workercn.cn2017-02-0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前阵子好朋友传达喜讯说,自己在闽南的故土山乡筑起了房舍,准备退休安排,相邀共享怡情隐逸的文人晨曦。还真是诱人!

  这两年看到有资料说,北京人口猛增的趋势在减缓,近来又有媒体声称,一些京城土著避居都市的雾霾和嘈杂,很是享受地开始了美好的“乡村”生活,这自然就会被引导着随行梦游起来。

  回想当初留身城市的原因,大概文明的生活或者还有所谓先进(前卫)的胡思乱想什么的,是一个主要的原因。等到真成了城里人,发现您所了解的城市除了人杂钱多之外,好像也不容易先进,索多玛的义人就那么多,城里乡下其实都一样。

  要按我的认识,所谓都市的文化生活多半都是意念上的安慰,古典曲、流行歌,或者还有升平的歌舞,保守说,99%的首都市民经年也亲临不了一次,大妈舞和最不缺的电视囚徒才是文化生活,而那些大腕明星近赏还不如远观的感觉好。工作紧张得无趣无聊透顶,上下班漫长的路途更是浪费公共资源和自己的生命本钱,诸如此类。比起山野乡村日日百鸟咏唱,夜夜山溪奏鸣,再有山林沟壑涛声协奏,差距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可惜啊,这些“自然”的因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号称“文明”族群的人们也许看重城市更现代化的文明。就说北京人吧,尽管绝大部分户籍人口的活动半径未必有乡野山民的大,然而,大家都觉得北京是“我们的北京”,足以骄傲半生。

  其实,城市的活力也是独具魅力的,那些想闯荡世界的青年人在城市有更多的机会,流动性大,饭钱好挣,哪怕在城市里飘一阵子,也是有益的经历。

  反过来环视当下的乡村,自然环境早已打上了深深的现代烙印,水土没受污染之地已然难以寻获,而共同的天空下几乎没有独享的清新空气。更主要的是,病跟年岁走,虽然可以不顾虑后生晚辈的教育问题,但医疗资源的云泥之别总是有些让人不忍放弃。

  臆想的诱惑当然远不止这些,最主要的问题是数十年的城市轨迹可能已经让您定型了,撇开乡村和城市这些年差距更大的不等速发展,就算能够适应田园生活,土地、房舍的问题也会质疑返乡的念想:我不太相信自己可以像一个旅人一样过上宁静的采菊生活。

  虽然如此,但梦呢还是可以做一会儿的。想到乌镇那样的“互联网”小镇居然会有,也许哪一天城市带路的人想变变章程也该是可以有的吧?城镇化总不会是都会之地孤独地爆炸性膨胀吧?从前那些财富、资源不断收割进大都会仓库的惯性兴许哪天会打一下盹,虽然说现在一些人还在梦想巨型城市,还在设计抛下边缘地界儿的宏图,然而再无畏的攀登者总会有到顶的一天,断不会无知到扎根山顶拒绝下山,彼时平衡的方略一定会有,或许还有反向的努力也未可知。

  或者,就算人家继续在旧路上乐此不疲地盲目奔走着,等到乡野真就杂草连荒村的时候,要是身体还支持,自己跑进渺无权力私有的荒林野原,挖地建房也不用担心使用权证和归属产权的问题,岂不是也很好?我估摸着,到时候必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家伙们奔走相告,聚众而行,如此,城市中每条马路牙子都不缺的便是什么教育专家、外科刀客、会议大师,甚至中医莽汉之类,随行必然不乏其人,再有掌柜儿子、孙子,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那就什么都有了……

  美梦是该有,但也就是做一下就会醒来。现在还不能着急,所以呢,也就仅只是先梦一下而已,年轻人当然还是要留在城市里找钱,这比人少财富贫的小山寨是更优的选择,至于我这类半程老头,告别都市的环境和好的医疗生活什么的,客观说,不算是太明智的抉择。

  总之,要和都市说再见不是那么容易,乡村、乡村生活,也不是梦想的那样,抛下边野之地千里万里的先进城市尚且有不能安心之感,那土生土长的乡民都想着逃离的地界儿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啊,噪音啦、雾霾啦、抗生素啦、农药啦……该忍就得忍着,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