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高谈阔论】稿费涨了,文学的“春天”还远
邓崎凡
//www.workercn.cn2017-02-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新春伊始,严肃文学第一大刊《人民文学》涨稿费的好消息让广大文学青年“喜大普奔”。联系到近两年国内许多文学期刊的稿酬的“涨声一片”,有乐观的“文青”预测,他们的“春天”来了。有人号召“撸起袖子加油写”,好像“鬻文为生”成为可能了。

  不过,细想之下,我却难有这样的乐观。稿酬上涨最多算得上是一股暖风,离“春天”还远着了。

  《人民文学》的好消息是这样的,从2017年开始,该杂志优秀稿件稿酬为800元/千字,其他稿件也平均在500元/千字左右。早些时候《收获》也再次提高稿酬,目前稿酬为600~800元/千字,特别好的稿子可达每千字1000元。而《上海文学》《收获》《诗刊》等刊物也有涨稿酬之举。

  这轮稿酬上涨最大的特点是迈入了“千字千元”的时代。按此标准掐指一算,一篇3万字的中篇小说,光稿酬就是3万元!

  目前的稿酬标准是根据国家版权局2014年最新施行的《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原创作品的基本稿酬只有每千字80元至300元。1999年版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则是每千字30元到100元。

  长期低稿酬曾成为不少人的“槽点”,名作家也不例外。《芳草》主编、著名作家刘醒龙曾还收到外地刊物一张50元的稿费单。他苦笑:一篇千余字散文,也就够吃一顿日常套餐。

  “文学价值”的失落,不仅让拿了“巨额”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的莫言感叹奖金的一半也就够在北京五环外买套房,更让许多普通文学“老青年”和“小青年”们逃离了文学的“庇护所”。

  然而,过去的黄金时代总难以忘记:鲁迅的稿费能轻松在市中心买房,上世纪80年代稿费能抵几个月工资。回忆不一而足,总之,冬天里,大家总盼着春天快些到来。

  此次“涨”潮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恰逢其时。

  可惜,如果再冷静地深入地了解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涨”潮并没有带来“春天”。

  此轮纯文学刊物稿费的普遍上调,并不是因为文学有“市场”了,也不是因为刊物的盈利能力提升有钱了,而是因为政府专项资金的资助。

  早在2011年,包括《上海文学》《收获》等在内的文学期刊,就在上海市委宣传部“文学发展基金”专项资助下,首次将稿酬标准提高至每千字500元,一跃成为国内的“稿酬高地”,引发全国文学期刊的稿酬改革。细数后来的《花城》《人民文学》等多家纯文学刊物,资金来源都是类似的资助。

  这种“输血式”资助,当然是好事。不过,指望资助资金来提升稿酬,带来写作者甚至是文学的“春天”则是痴人说梦了。

  仅就目前“千字千元”的标准来说,离“文学青年”以此为生“赚钱养家”的目标也还相去甚远,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账不必细算,要知道有能力开出“千字千元”标准的刊物都是重量级,普通刊物的稿酬依然很低。而一篇微信公众号上的“热文”,获得数万数十万的“打赏”是家常便饭。说“千字千元”的稿酬就是文学青年的“春天”,差的还远了。

  再者,“输血式”的资助能否支撑稿酬无限制的上涨也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别说“千字千元”的标准,就是日后“千字万元”,如果稿酬也仅依靠这种“输血式”的资助上涨,也难言“春天”。

  在我看来,真正的“春天”是,有一天,读者们自愿花钱去买来这些刊物读,买来文章读,作者不仅稿酬这类有形报酬因之能水涨船高,“尊严”和“价值”这种无形的报酬也能彰显。这“春天”的实现不是作者和杂志家说了算的事情,也不是政府能说了算的,很难。

  希望有那么一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