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社评-正文
高考改革:给公众看得见的公平
//www.workercn.cn2014-05-2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设计做保障,再理想的方案也难以赢得公众的喝彩。如何防止自主招生、加分等环节有人做手脚,都不是小事,很容易影响公众对高考改革成色的评价。同时,高考改革进程中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不适应甚至有抱怨,而只有给公众看得见的公平,才更能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在朝着公众期盼的方向加速推进。据新华社5月27日报道,今后几年内试点推进的新一轮高考改革,将逐步改变“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实施“综合评价”;从“一张卷子考所有学生”到“分类招考”,促进学生各考所需;兼顾公平与效率,缩小区域入学机会差距。

    应该说,上述高考改革方向,公众已有广泛共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已有指导性安排,“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被舆论认为,为高考改革描绘了“路线图”。

    路线图之下,近来高考改革新闻频频,从将有600多所国家普通高等院校转向职业教育,到探索外语考试形式的变化等,公众既为高考改革不再“雷声大雨点小”而欣喜,也在焦急等待具体改革措施的落地。公众期待的核心一点,即具体改革措施中如何确保公平,确保让公众看得见的公平。

    比如,实施“综合评价录取机制”,让高中学习过程与高考“挂钩”,在录取标准中导入高中阶段学业水平成绩;建立核定学生道德素质、志愿服务、课外活动等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现高考录取刚性标准与多元评价的结合。这些改革举措比起“一考定终身”来,是更符合教育规律及人才培养规律的,但实施起来,监管的过程大大拉长,介入因素大大增多,如何保障其公平公正,是公众脑子最先闪过的念头。

    说到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眼前的例子,今年多省市规定,见义勇为考生可享受加分,引来各方议论。质疑声中,除了担心加分“多少让道德染上一丝功利色彩”、“品德高下难有统一具体的丈量标准”外,最重要的,还是之前的加分乱象使公众对于其中可能掺杂的权力寻租,心有余悸。这不是简单的“有罪推定”,实在是之前一些高考政策的漏洞给了我们不少教训,而关于高考改革的诸多争议也是围绕是否公平及如何确保公平上。公平是高考改革的重要原则,这一点我们必须牢记。

    在教育界专家看来,新一轮高考改革“扭转方向”的含金量,远远高于“设计是否完美”的价值。在普通百姓看来,完善的、严密的配套制度同样无比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设计做保障,再理想的方案也难以赢得公众的喝彩。现实的问题就摆在眼前,如何防止自主招生、加分等环节有人做手脚,都不是小事,很容易影响公众对高考改革成色的评价。同时,高考改革进程中可能会让一部分人不适应甚至有抱怨,而只有给公众看得见的公平,才更能赢得公众的理解与支持。

    高考改革只有进行时。经得住公众挑错,在回应公众质疑的过程中不断推进,会更有利于制度设计的严密。

    高考改革既需要路线图,也需要让公众看得见的、客观公正的配套制度,最大限度地压缩人为操作与权力寻租的空间。其中,不可忽略公众参与的能量,加大全程信息公开,让千千万万双眼睛盯住所有可能的暗箱操作之手,让千千万万人的智慧共同打造公平公正的高考制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