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实习生办新媒体”,这并非戏谑之语或危言耸听。点开不少传统媒体的微信公号,都能看到类似的招聘启事:“如果你熟悉移动互联网产品,如果你熟悉网络语言,如果你能玩转新媒体……小鲜肉、萌妹纸,快到我们碗里来——新媒体招收实习生,实习时间至少两个月以上……”
于是有人调侃:过去是实习生求媒体,现在是媒体求实习生。
微博、微信的属性,决定了大量的工作是资料的筛选、整理和组合,在不少传统媒体办新媒体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由实习生来做搜集资料等基础工作,无疑是一种经济廉价的方式。如果招来的实习生还会photoshop、H5等制图技术,对新媒体的运营来说更是锦上添花。
但媒体真的赚到了吗?答案也许要打个问号。
在不少高校的新闻采访写作课上,都会提到“七分采三分写”。而进入到实操阶段的新媒体实习生,采、写环节却很自然地略过不提,很多时候新闻变成了鼠标轻移的“七分点击三分复制”。
如果我们未来的新闻从业者只是“指上谈兵”,又如何挥斥方遒?
长江韬奋奖是中国新闻界最高奖项——范长江和邹韬奋两位前辈,早就以新闻之名阐释过新闻的真谛——前者的《中国的西北角》,告诉我们什么是“脚板底下出新闻”;后者创办的《生活》周刊,更是告诉我们什么叫“新闻的求真务实”。
也许有人会说,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不都需要做资料搜集、整理等工作吗?
当然需要。但一个成熟的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其它各方面的能力,诸如突发事件中的采访突破能力、针对复杂现象的深入调查能力等等。如果在新闻这一行业的传、帮、带中,教给后来者的是复制粘贴“重如泰山”、采访写作“轻如鸿毛”,不啻自毁长城。
再回到微博、微信的属性,前者虽属公共传播介质,但其“碎片化”早已被公认,而后者“信息碎片化”和“内容非碎片化”的人际传播,甚至其媒介的特性在业界都存有争论。但因其热门,不少人对这两个新媒体形态欲罢不能。
为了迎合微博、微信的传播特性,不少人都在以“拥抱新媒体之名”放弃自己的阵地——微博“碎片化”?那就只留新闻导语好了。微信“人际传播”?那就新闻附带服务信息好了。
微博、微信当然有其信息传播优势,但如果只是为了在这股热潮中抢占“高地”而扔掉求证、调查等专业品质时,一些虚假新闻的出现似乎便顺理成章了。
朋友圈中,总会有记者在感叹特稿难做、深度报道生存空间在压缩,严肃的话题往往抵不过娱乐化、碎片化解构。速食品流行的时代,信息在被快餐式消费,人亦如是。
但“新闻不死”在业界内外却早已有共识——新闻的未来,也许将换个传播介质存在。只是新闻未死,我们却为何向着作死的方向一路狂奔?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那一份新闻情怀和梦想,总该有人在麦田里守望。
短片《我今年 二十七八岁》网络走红 聚焦... 2011-03-01 |
高谈阔论:“微”时代的文艺使命 2011-08-19 |
光明日报:让“爱国”成为最响亮的中国声音 2013-12-03 |
曹 林:我眼中的2013年中国年度汉字:网 2013-12-27 |
人民日报:“微”而可道,改变生活 2014-01-15 |
时代热词标注中国表情 2014-01-28 |
孔祥武:聆听中国真实的心跳 2014-02-11 |
王恩哥:让北大精神闪耀在道德星空 2014-08-25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 2014-12-23 |
中国青年报:厚重情怀依然是指尖上的灵魂 2015-04-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