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我思我在-正文
谁来“调教”“天价片酬”?
罗筱晓
//www.workercn.cn2016-09-0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一线演员”注意了,你的“工资”已经高到惊动人大了。

  8月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有代表提出,电影制作成本过分向演员尤其是明星演员倾斜,不利于我国电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和电影市场的繁荣。针对天价片酬问题,应该以法律的刚性规定划上一条封顶红线。

  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市场化的背景下,看到具有市场经济气质的电影产业到了“以法律定工资”的地步,让人颇觉无奈。

  1986年,六小龄童拍《西游记》时,每集片酬70元,拍摄6年总片酬1750元。这样的收入,即使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也并没有“上天”。说到底,那时候演员不过是与医生、教师一样的普通职业,靠“演戏”这一技之长养家糊口。随着资本投入增加和商业运作的深入,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演员的片酬开始飙升,演员的商品属性不断增加。这时候,他们拿到市场上用于交换的,更多的不再是演技,而是经过商品化包装后的脸。

  能赢得口碑又能取得高票房的演员,当然可以赢得市场送上的高身价。当然,市场也有蒙圈的时候。一些演员依靠粉丝经济漫天要价,恰好遇到追求以热度、颜值博关注的投机者,双方一拍即合,导演、剧本、特效等电影的其他部分,都变成了可有可无的配菜;更有甚者,干脆把“天价片酬”作为炒作点吸引眼球。结果不过是一次次地伤害观众,伤害行业发展。

  这个时候,摇着市场的肩膀大喊着“醒醒吧”,必须是身段最硬的法律吗?用强制手段压低了演员片酬,谁又能保证这些钱真的会被用于更好的内容创作、更牛的效果制作呢?

  关注演员片酬的还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其解决“天价片酬”的方案是由行业协会和大型影视公司来制定自律公约。这条介于市场调节和行政干预之间的路很好,但却戳到了我国电影产业的另一个痛点,那就是急需行业协会“给力”协调处理行业问题。

  不妨看看影视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的经验——北美地区的演职人员,待遇差异问题也一直存在,为此先后成立了演员协会、编剧协会等组织,而且通过“固定薪酬+分红收益”的片酬模式,将演员的收入与电影票房捆绑在一起;在日韩,联盟性质的电视剧协会既可以为演员争取权益,也能在必要时组织演员自降片酬。

  老实讲,大多电影观众更关心的是所看到的到底是什么样的电影——好看,无论是大投资还是小制作,都会五星好评;差劲,哪怕从台前到幕后都是明星,也不买账。

  刚过去的暑期档,国内电影票房出现5年来首次下跌。整个上半年,票房增长比例也不到同期的一半。这些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观众已日趋走出了“人傻、钱多、速来”的阶段,无论是颜值爆表的明星演员,还是享誉中外的大导演,都渐渐不及影片内容、效果对观众的吸引。

  人都不笨,能玩转娱乐业的人更不笨。在市场、行业联盟和观众的三重“调教”下,相信不仅是片酬虚高,电影行业的诸多其他问题,都会在将来得到解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