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情人节:不为消费而为爱情
//www.workercn.cn2014-02-14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12月,云南多次遭遇雨雪霜冻天气,省会昆明气温一度低至零下。当时这条信息并未被其他城市的情侣们关注,这场霜冻在令玫瑰花减产的同时,也在两个月后让不少男生的荷包扁了不少。

    今年,昆明的批发市场,玫瑰花的批发价格比往年翻了一番,不少城市的玫瑰花也随之大幅涨价。近日,笔者在北京的花店发现,顾客盈门不断,一束玫瑰花的价格因朵数不同从一百元到三四百元不等。店家早已摆放好了标签,从1朵到999朵各有寓意,当然,朵数越多,寓意里的吉祥话越好听。

    不仅花价上扬,由于元宵节和情人节赶在同一天,不少商家都打出了“团圆浪漫”的促销广告,更有商家称这是东西方两大情人节交汇的良辰吉日,不消费唯恐错过。环境较为浪漫的各大西餐厅,提前三四天打电话就已订不到位置。

    情人节本是舶来品,在欧美文化中原寓意为男女之间表示爱意的日子,并没有规定一定要以何种物质形式来表达。如今却因商家的概念炒作,和之前的“圣诞劫”、“中秋劫”一样,变身“情人劫”。情人节商品从巧克力、水晶、玫瑰花到烛光晚餐,不一而足。要知道,情人节源自古罗马,而巧克力却是南美产物。将二者融在一起,“规定”情人节女生要送男生巧克力,并发明了一个月后男生回赠巧克力的“白色情人节”,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商人的营销杰作。

    在网络时代,商家都能凭空将本不存在的“双十一光棍节”变成一场足以让各大快递公司送货送到瘫痪的营销盛宴,还有什么节日消费概念是培养不出来的呢?

    事实上,真正让原本甜蜜的情人节变为奢侈比拼的“情人劫”的,并不是商家,而更多的是情侣们自身。原本送一朵玫瑰就能表达的“一心一意”,现在要送99朵,且不论欧洲文化里“9”是不是像中文一样能寓意“天长地久”,单说花朵数量,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一种向对方显示财力的方式。这点,与许多拿着孩子简历、在公园里替自己宝贝儿子闺女相亲的家长,对未来女婿的家庭背景、有无固定资产过分挑剔的丈母娘异曲同工。那些简历上写满了孩子相貌、学历、工作、经济实力,唯独没有写上“自愿的爱情”,更像是两个企业在讨论合并而非一对青年在寻找真爱。

    而商家们恰恰是抓住了部分情侣及其背后的家长“重物质、轻感情”的心理,在情人节期间成功营销。商家本为逐利而来,以何种手段营销无可厚非,但感情和家庭却难以用金钱和房子来衡量。若真因此促成了不少物质大于感情的婚姻,结果可想而知。

    家齐方可国治,如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婚配时看重的不再是对方已有的“房子、车子、票子、位子”,而是更愿意与心爱之人一起追求梦想,而社会也能给予他们相应的平台和机会,多好!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