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亿元投入、上千个站点、10万辆自行车、100万人办卡……曾广受关注的湖北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一度打造了“满街都是自行车”的亮丽风景线,然而4年多后,却陷入“车辆少、租车难”,部分站点瘫痪荒废的地步。(见4月14日《新华每日电讯》)
从“争着租车”到“排队退卡”,武汉公共自行车项目由“民心工程”演变为“闹心工程”,尽管其中不乏来自市场方面的诸多因素,比如经营者的投入不足、管理懈怠,部分市民的不够爱惜等,但政府监管职责缺位,却是显而易见的重要诱因。公益性项目“烂尾”拷问着政府善政善为的责任与能力。
应该说,武汉市对公共自行车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的决策模式并无不妥,即由企业出资建设站亭、配置车辆,政府以免费出让广告资源作为资金投入。但政府推出“民心工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论证和责任界定,比如企业的广告招租收入能否弥补自行车的折旧损失和管理成本,免费使用的市场运作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风险,由管理不善导致运营瘫痪该如何究责等等。公共自行车项目沦为“烂尾”,暴露出政府对该项目科学性、可行性论证不足的决策短板。
市场化运作的确有利用社会资本、激发管理活力等积极作用,但市场化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企业逐利的本能、企业是否具有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等。这就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及时为市场化运营把脉纠偏。透过主管部门对公共自行车项目具体财务情况的一无所知,对大量自行车站点外包经营现象的熟视无睹,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监督职责的严重缺位。
两年前,就有媒体曝光过自行车站点“坏车太多”、“无车可租”,但主管部门并未采取有力措施督促企业整改,或及时中止合同停止投入。而面对企业取得自行车项目后偏重对房地产和广告传媒投入的“移情别恋”,主管部门也同样表现出毫无警觉。
公益性项目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启动,其良性运转都有赖政府“有形之手”的调控纠偏。论证周延、监管有力、责任追溯,是好事办好、善政善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